《归朝欢 其二 喜沈穆如归里》
时间: 2025-01-26 23:29:05意思解释
归朝欢 其二 喜沈穆如归里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此日与君重执手。
藉草问君无恙否。
腮边已有数茎髭,
老亲发白娇儿幼。
奚囊何所有。
去来赢得诗千首。
叹休文,征尘污面,
更比旧时瘦。
荒原驴背秋霜厚。
旅枕鸡鸣寒月透。
人生岂愿久离家,
饥驱不觉天涯走。
中原方囗斗。
虎争龙攫风雷骤。
喜归来,柴桑小隐,
松菊还如旧。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我与你再次握手,
在草地上询问你是否安好。
你脸颊旁已经生出了几根胡须,
年迈的父母已然白发苍苍,幼小的儿女也在身边。
你的包裹里有什么?
这一路走来赢得了千首诗。
叹息着文采的消逝,
身上的尘土比以前更显得瘦削。
荒原上驴背上寒霜厚重,
旅途的枕头在鸡鸣声中透着寒月的光。
人生怎能愿意长久离开家乡,
饥饿驱使着不觉间走到了天涯。
中原的斗争正激烈,
虎争龙攫之间风雷骤起。
但我欢喜归来,柴桑的小隐居,
松树和菊花依旧如旧。
注释:
字词注释:
- 藉草: 倚靠草地。
- 腮边: 面颊旁边。
- 奚囊: 包裹,古时指装东西的袋子。
- 征尘: 旅途的尘土。
- 旅枕: 旅行时用的枕头。
- 柴桑: 柴桑是个地名,指代隐居之所。
典故解析:
- 松菊: 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重返故乡之际,表达了对昔日亲友、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重聚的情景,展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人生感悟。开篇“此日与君重执手”,瞬间构建了温暖的重逢画面,令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接下来诗人关心朋友的安康,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对年华流逝的感叹,通过“腮边已有数茎髭”与“老亲发白娇儿幼”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轮回。
“去来赢得诗千首”表达了旅途中的收获与感悟,而“更比旧时瘦”则流露出对岁月的无奈与蔫败。接下来的“荒原驴背秋霜厚”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全诗在描绘人生际遇的同时,最终回归到“喜归来”的欢愉之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深厚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日与君重执手”: 友人重逢,情感亲密。
- “藉草问君无恙否”: 关心朋友的身体状况,体现友谊。
- “腮边已有数茎髭”: 年龄增长,时光流逝的无奈。
- “老亲发白娇儿幼”: 家人的变化,承载着生活的重担。
- “奚囊何所有”: 问及行囊中的物品,体现生活的点滴。
- “去来赢得诗千首”: 旅途中积累的诗篇,表达经历的价值。
- “叹休文,征尘污面”: 对文采的遗憾与旅途的辛劳。
- “荒原驴背秋霜厚”: 描述旅途的艰难,环境的恶劣。
- “旅枕鸡鸣寒月透”: 旅途中的孤寂与寒冷。
- “人生岂愿久离家”: 对家乡的眷恋,反映人之常情。
- “饥驱不觉天涯走”: 饥饿驱使着人们不知不觉走远。
- “中原方囗斗”: 形势的严峻,暗喻社会动荡。
- “虎争龙攫风雷骤”: 竞争激烈,局势复杂。
- “喜归来,柴桑小隐”: 归乡的喜悦,向往隐逸生活。
- “松菊还如旧”: 对故乡景物的怀念与不变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的“虎争龙攫”,体现了对立与斗争的激烈。
- 比喻: “荒原驴背秋霜厚”用秋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乡与归乡的主题,表现了对亲情、友情和故乡的眷恋,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执手: 友情的再续,温暖的重逢。
- 草: 自然与生活的联系,简约而真实。
- 胡须: 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印记。
- 秋霜: 旅途的艰难,人生的冷酷。
- 松菊: 象征高洁品格,归隐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腮边已有数茎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生活的富裕
C. 友情的深厚 -
“喜归来,柴桑小隐”中的“小隐”指的是什么?
A. 大城市生活
B. 隐居的生活
C. 乡村的贫困 -
诗人在旅途中感到的主要情感是?
A. 迷茫
B. 欢喜
C. 辛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 同样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更侧重于山水之美。
- 李白《月下独酌》: 表达对酒与孤独的思考,情感更为奔放,与俞士彪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从不同方面对《归朝欢 其二 喜沈穆如归里》的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与阐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