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仲祥道士》

时间: 2025-01-26 03:23:03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近闻买得鹅池住,且向人间作地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李仲祥道士 文同 〔宋代〕

不见先生已数年, 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 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 堆胸豪气尚蜿延。 近闻买得鹅池住, 且向人间作地仙。

白话文翻译:

已经多年没有见到先生了, 心中思念时只能诵读您美好的诗篇。 因为来到这空山中守护郡县, 又高兴能在画戟前通报您的名字。 我们热烈地交谈,您依然精神矍铄, 胸中豪迈的气概依然连绵不断。 最近听说您买下了鹅池居住, 就在人间做个逍遥自在的地仙吧。

注释:

  • 先生:指李仲祥道士。
  • 嘉篇:美好的诗篇。
  • 守郡:指在郡县中担任职务。
  • 空山:指偏僻的山野。
  • 通名:通报姓名。
  • 画戟:古代仪仗用的兵器,这里指官府。
  • 抵掌剧谈:热烈地交谈。
  • 矍铄:形容精神健旺。
  • 堆胸豪气:胸中充满豪迈的气概。
  • 蜿延:连绵不断。
  • 鹅池:地名,指李仲祥道士新居。
  • 地仙:道教中指在人间修炼成仙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这首诗是文同赠给李仲祥道士的,表达了对李仲祥的思念和对其隐居生活的羡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文同与李仲祥道士多年未见后,得知李仲祥在空山中隐居,且买下了鹅池居住,因此写下此诗表达思念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文同对李仲祥道士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表达了对李仲祥的思念,通过“诵嘉篇”来寄托情感。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李仲祥的精神状态和豪迈气概,同时也反映了文同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尾联则以“且向人间作地仙”作结,表达了对李仲祥隐居生活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先生已数年”:直接表达了对李仲祥道士的思念之情。
  2. “相思惟是诵嘉篇”:通过诵读李仲祥的诗篇来寄托思念。
  3. “因来守郡空山里”:说明李仲祥在空山中守护郡县。
  4. “又喜通名画戟前”:表达了对能在官府前通报李仲祥名字的喜悦。
  5. “抵掌剧谈犹矍铄”:形容李仲祥精神健旺,交谈热烈。
  6. “堆胸豪气尚蜿延”:形容李仲祥胸中充满豪迈的气概。
  7. “近闻买得鹅池住”:听说李仲祥买下了鹅池居住。
  8. “且向人间作地仙”:表达了对李仲祥隐居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堆胸豪气尚蜿延”中的“蜿延”比喻豪气的连绵不断。
  • 对仗:“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文同对李仲祥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着偏僻和宁静。
  • “画戟”:象征着官府和权威。
  • “鹅池”:象征着隐居和逍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 C. 悲伤 D. 喜悦
  2. “诵嘉篇”指的是什么? A. 诵读美好的诗篇 B. 诵读经典文献 C. 诵读历史故事 D. 诵读哲学著作
  3. “且向人间作地仙”中的“地仙”指的是什么? A. 在天上修炼成仙的人 B. 在人间修炼成仙的人 C. 在山中修炼成仙的人 D. 在水中修炼成仙的人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宁静和超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赠李仲祥道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