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经知县》

时间: 2025-01-11 10:03:15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

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

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

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白话文翻译:

急匆匆地送别远行的客人,短亭边垂柳在风中摇曳。离别的酒杯在残阳下显得格外凄凉,离去的马儿如同轻飘的蓬草。在百里的路途中,人们唱着歌,而我在三年的谨慎中度过。当乡亲们问起我带回的蜀地特产时,我只能笑着指向空空如也的行囊。

注释:

  • 促促:急匆匆的样子。
  • 短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常用作送别之地。
  • 离樽:离别时的酒杯。
  • 去骑:离去的马匹。
  • 轻蓬:轻飘的蓬草,比喻马匹轻盈。
  • 百里讴歌:指路途中人们唱着歌。
  • 三年畏谨:指作者在任期间谨慎小心。
  • 蜀物:蜀地的特产。
  • 一囊空:指行囊空空,没有带回特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是文同送别郭经知县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仕途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送别郭经知县时所作,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仕途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送别场景和作者的心境。首句“促促送归客”即表现出送别的急迫和不舍,而“短亭垂柳风”则通过垂柳和风的意象,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后两句“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进一步以离别的酒杯和轻盈的马匹,象征离别的无奈和远行的艰辛。最后两句“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则通过乡人的询问和作者的回答,反映了作者在任期间的清廉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首句“促促送归客”:表现出送别的急迫和不舍,情感真挚。
  • 次句“短亭垂柳风”:通过垂柳和风的意象,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 第三句“离樽掩残日”:以离别的酒杯和残阳,象征离别的无奈和凄凉。
  • 第四句“去骑若轻蓬”:以轻盈的马匹,比喻离别的轻松和远行的艰辛。
  • 第五句“百里讴歌内”:指路途中人们唱着歌,与作者的内心形成对比。
  • 第六句“三年畏谨中”:反映作者在任期间的谨慎小心,与离别的轻松形成对比。
  • 最后两句“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通过乡人的询问和作者的回答,反映了作者的清廉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去骑若轻蓬”,以轻盈的蓬草比喻马匹,形象生动。
  • 对仗:如“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短亭垂柳风”,将垂柳和风拟人化,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和作者的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仕途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透露出作者对清廉自守的坚持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和远行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 短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常用作送别之地,象征离别。
  • 垂柳:象征离别和思念,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 离樽:离别时的酒杯,象征离别的无奈和凄凉。
  • 轻蓬:轻飘的蓬草,比喻马匹轻盈,象征离别的轻松和远行的艰辛。
  • 残日:象征离别的凄凉和无奈。
  • 一囊空:象征作者的清廉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短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休息 C. 旅行 D. 思念

  2. “去骑若轻蓬”中的“轻蓬”比喻什么? A. 马匹 B. 离别 C. 轻松 D. 艰辛

  3. 诗中的“一囊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A. 清廉 B. 富有 C. 贪婪 D. 懒惰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无奈。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

诗词对比:

  • 文同《送郭经知县》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文同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对家乡的思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