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登北城 文同 〔宋代〕 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 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 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 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雨水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长时间阻碍了这次出行。 云雾缭绕的山峦让人梦寐以求,幸好今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我常常喜欢去的地方,到处都长满了苔藓。 一条壕沟里长满了新鲜的草木,其中大部分我都不认识。
注释: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水。
- 逾月:超过一个月。
- 劳梦想:形容非常渴望。
- 幸:幸好。
- 晴明:晴朗明亮。
-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 壕:壕沟,沟渠。
- 强半:大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此诗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长时间的雨季后,天气终于放晴,诗人得以登上北城,欣赏久违的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长时间的雨季后,天气终于放晴,诗人得以登上北城,欣赏久违的自然风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直接点明了长时间的雨季对诗人出行的阻碍,而“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则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喜悦。后两句“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自然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这些不为人知的小生命的关注和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首句直接点明了长时间的雨季对诗人出行的阻碍,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 “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喜悦,同时也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增添了诗意。
- “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这句描绘了诗人常去的地方长满了苔藓,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诗人的喜爱。
- “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最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自然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这些不为人知的小生命的关注和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山劳梦想”中的“劳梦想”比喻诗人对云山的渴望。
- 拟人:“风日幸晴明”中的“幸”赋予了风日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晴朗天气的喜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水,象征着长时间的阻碍。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象征着诗人的梦想和向往。
- 风日:风和日丽,象征着晴朗和喜悦。
-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新草木:新鲜的草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诗人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积雨已逾月”中的“逾月”指的是: A. 超过一个月 B. 一个月 C. 不到一个月 D. 两个月
-
诗中“云山劳梦想”中的“劳梦想”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云山的恐惧 B. 诗人对云山的渴望 C. 诗人对云山的厌恶 D. 诗人对云山的忽视
-
诗中“风日幸晴明”中的“幸”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恐惧 B. 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厌恶 C. 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D. 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忽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晴登北城》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细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整体的把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同的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