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七》

时间: 2025-01-11 06:21:29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七 庾信 〔南北朝〕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白话文翻译:

我自怜地沿着短绳前行,正想询问长沮的智慧。 茂陵的身体仍然瘦弱,淮阳的疾病尚未痊愈。 反而怀疑承受了毒水,忽然间像是遇到了昌菹。 汉阳的叹息即将结束,咎繇害怕突然间一切都将消失。

注释:

  • 循短绠:比喻行动受限,处境艰难。
  • 长沮:古代传说中的智者,此处指寻求智慧。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指身体瘦弱。
  • 淮阳:地名,此处指疾病。
  • 承毒水:承受毒害。
  • 昌菹:古代传说中的恶人,此处指不幸遭遇。
  • 汉阳:地名,此处指叹息。
  • 咎繇:古代传说中的贤臣,此处指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当时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自怜循短绠”和“方欲问长沮”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渴望,而“茂陵体犹瘠”和“淮阳疾未祛”则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困扰。后两句“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和“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则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庾信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怜循短绠”:作者自怜地沿着短绳前行,比喻处境艰难。
  2. “方欲问长沮”:正想寻求长沮的智慧,表达了对出路的渴望。
  3. “茂陵体犹瘠”:茂陵的身体仍然瘦弱,暗指作者自身身体的衰弱。
  4. “淮阳疾未祛”:淮阳的疾病尚未痊愈,暗指作者自身的疾病。
  5. “翻疑承毒水”:反而怀疑承受了毒害,表达了对不幸遭遇的怀疑。
  6. “忽似遇昌菹”:忽然间像是遇到了昌菹,表达了对不幸遭遇的恐惧。
  7. “汉阳嗟欲尽”:汉阳的叹息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
  8. “咎繇惧忽诸”:咎繇害怕突然间一切都将消失,表达了对未来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自怜循短绠”比喻处境艰难。
  • 象征:如“茂陵体犹瘠”象征身体的衰弱。
  • 对仗:如“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绠:象征处境艰难。
  • 长沮:象征智慧。
  • 茂陵:象征身体的衰弱。
  • 淮阳:象征疾病。
  • 毒水:象征不幸遭遇。
  • 昌菹:象征不幸遭遇。
  • 汉阳:象征叹息。
  • 咎繇:象征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怜循短绠”中的“短绠”比喻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2. 诗中“方欲问长沮”中的“长沮”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3. 诗中“茂陵体犹瘠”中的“茂陵”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身体的衰弱 D. 不幸遭遇

  4. 诗中“淮阳疾未祛”中的“淮阳”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答案:1. A 2. B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庾信的其他诗作,如《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他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庾信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庾信的其他诗作对比,如《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他篇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庾信的创作主题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庾信诗选》:收录了庾信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庾信的诗歌创作。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