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二》
时间: 2025-01-11 08:4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榖。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白话文翻译
有才德的人或许隐居在渔钓之中。有才华的人偶尔在幽深的山谷中叹息。寻找美好的人追寻深径中的兰花。懂得音韵的人探寻深山的竹子。能够明晰其德行并以三件事来贡献。树立其名声并传扬于九州。协调运用五纪,风如同从事。农业运用八政,甘愿作为其谷物。不同的风俗共存于周南之地。不同的田地同样丰收,听闻于康叔。无论严寒酷暑,人们都没有怨言。天空覆盖如云,滋润万物。幸好没有辜负上古淳朴的人。或许可以在每户人家中封赏。
注释
- 匡赞之士:有才德的人。
- 云雨之才: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 寻芳者:寻找美好事物的人。
- 识韵者:懂得音韵之美的人。
- 克明其德:能够明晰其德行。
- 树之风声:树立其名声。
- 协用五纪:协调运用五纪(古代天文学中的五个纪年法)。
- 农用八政:农业运用八政(古代八种政治措施)。
- 殊风共轨:不同的风俗共存。
- 异亩同颖:不同的田地同样丰收。
- 祁寒暑雨:无论严寒酷暑。
- 天覆云油:天空覆盖如云。
- 滋焉渗漉:滋润万物。
-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幸好没有辜负上古淳朴的人。
-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或许可以在每户人家中封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梁、陈、北周等朝官职。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庾信在《周五声调曲》中的一部分,属于“角调曲”。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德才兼备之人的赞美,以及对于社会和谐、风俗淳朴的向往。
诗歌鉴赏
庾信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赞美。诗中“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一句,描绘了隐居的贤者,而“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则表达了才华横溢之人的孤独与叹息。通过“寻芳者追深径之兰”和“识韵者探穷山之竹”,作者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象征人文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庾信通过“克明其德贡以三事”和“树之风声言于九牧”等句,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并希望这些美德能够传扬四方。最后,“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表达了作者对于上古淳朴风俗的怀念,并希望这种风俗能够在每户人家中得到传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描绘了隐居的贤者,他们或许在渔钓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表达了才华横溢之人的孤独与叹息,他们在幽深的山谷中感叹。
-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寻找美好的人追寻深径中的兰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懂得音韵的人探寻深山的竹子,象征对音韵之美的追求。
-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能够明晰其德行并以三件事来贡献,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树立其名声并传扬于九州,希望美德能够传扬四方。
-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协调运用五纪,风如同从事,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农业运用八政,甘愿作为其谷物,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不同的风俗共存于周南之地,强调风俗的多样性。
-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不同的田地同样丰收,听闻于康叔,强调丰收的普遍性。
-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无论严寒酷暑,人们都没有怨言,强调人们的坚韧。
-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天空覆盖如云,滋润万物,强调自然的恩泽。
-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幸好没有辜负上古淳朴的人,强调对淳朴风俗的怀念。
-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或许可以在每户人家中封赏,强调对美德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雨之才”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天覆云油”比喻天空覆盖如云。
- 拟人:如“风若从事”将风拟人化,仿佛风在从事某种工作。
- 对仗:如“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作者表达了对隐居贤者、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以及对社会和谐、风俗淳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钓:象征隐居的贤者。
- 幽谷:象征孤独与叹息。
- 深径之兰:象征美好事物的追求。
- 穷山之竹:象征音韵之美的追求。
- 三事:象征德行的重要性。
- 九牧:象征美德的传扬。
- 五纪:象征和谐的重要性。
- 八政:象征农业的重要性。
- 周南:象征风俗的多样性。
- 康叔:象征丰收的普遍性。
- 祁寒暑雨:象征人们的坚韧。
- 天覆云油:象征自然的恩泽。
- 上古之淳人:象征淳朴风俗的怀念。
- 比屋:象征美德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人? A. 隐居的贤者 B. 才华横溢的人 C. 寻找美好的人 D. 懂得音韵的人
-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中的“云雨之才”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贤者 B. 才华横溢的人 C. 寻找美好的人 D. 懂得音韵的人
-
诗中“寻芳者追深径之兰”一句,象征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音韵之美的追求 C. 对德行的重要性 D. 对和谐的重要性
-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中的“三事”指的是什么? A. 三种美德 B. 三种政治措施 C. 三种农业措施 D. 三种音韵之美
-
诗中“树之风声言于九牧”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隐居贤者的敬仰 B. 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 C. 对美德的传扬 D. 对和谐的重要性
答案:
- A
- B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庾信的其他作品,如《拟咏怀二十七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庾信的诗风和思想。
- 其他南北朝时期的诗作,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与其他诗人的同题材作品对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在表达隐居生活和理想社会时的差异。
-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与其他时期的诗作对比,如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比较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在表达自然和人文之美时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庾信诗集》:收录了庾信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庾信的诗风和思想。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环境。
- 《陶渊明诗集》: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在表达隐居生活和理想社会时的差异。
- 《王维诗集》:可以比较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在表达自然和人文之美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