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中甫之潞》

时间: 2025-01-26 07:06:25

蒯缑三尺强,十载九离乡。

长裾老辞客,雄风美大王。

骑驴上党道,挟瑟赵家倡。

枉却秋橙色,金鹅阁上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吕中甫之潞
蒯缑三尺强,十载九离乡。
长裾老辞客,雄风美大王。
骑驴上党道,挟瑟赵家倡。
枉却秋橙色,金鹅阁上黄。

白话文翻译

送吕中甫去潞
肩上背着三尺长剑,十年间有九年都离开故乡。
长袍老者向我告别,豪杰风采如同美丽的王者。
骑着驴子走上党路,怀抱着瑟去找赵家的歌者。
白白错过了秋天的橙色,金鹅阁上的黄花也显得黯淡。

注释

  • 蒯缑:蒯缑(kuǎi gāo)是指一种长剑,此处比喻抱负远大。
  • :强壮,形容士人的气魄。
  • 离乡:离开故乡。
  • 长裾:长袍,古代士人的服装。
  • 老辞客:老者告别的客人,表现了离别的伤感。
  • 雄风:豪杰之风,指英俊骏逸的气质。
  • 骑驴:骑在驴子上,形象谦卑。
  • 上党道:上党是地名,指向北方的道路。
  • 挟瑟:怀抱瑟,指携带乐器,表现文化修养。
  • 赵家倡:指赵家中的歌者,表达对文化的追求。
  • 秋橙色:秋天橙黄色的果实,象征丰收与美好。
  • 金鹅阁:指某处风景名胜,象征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敬,号文长,晚号青藤山人。徐渭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他在诗、书、画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是明代文人中极具个性与影响力的人物。

创作背景

《送吕中甫之潞》是徐渭送别朋友吕中甫时所作,吕中甫即将赴潞地任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感慨。徐渭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反映了明代士人面临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吕中甫之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送别诗,徐渭以深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开篇“蒯缑三尺强,十载九离乡”,直接道出诗人对朋友的理解与关心,表现出对其远离故乡的惋惜。接着“长裾老辞客”,用长袍老者告别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庄重而又悲伤的离别氛围。

诗中“雄风美大王”则是在赞美朋友的豪杰气质,表现出对朋友未来的期望与祝福。接下来的“骑驴上党道,挟瑟赵家倡”,通过骑驴与挟瑟的细节,突显出一种简朴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生活态度,彰显了诗人对朋友追求文化与理想的支持。

最后两句“枉却秋橙色,金鹅阁上黄”则通过秋天的色彩变化,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失去,情感愈加深沉。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在哲理层面上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展示了徐渭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蒯缑三尺强,十载九离乡:诗人以“蒯缑”比喻抱负,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惋惜。
  • 长裾老辞客,雄风美大王:老者的告别象征着成熟与智慧,朋友的豪杰气质则显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骑驴上党道,挟瑟赵家倡:骑驴与挟瑟,展现出谦卑与文化修养,体现了对生活的态度。
  • 枉却秋橙色,金鹅阁上黄:通过色彩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增添了作品的深邃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蒯缑三尺强”比喻抱负,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韵律感强。
  • 象征:秋橙色与金鹅阁上黄象征人生的变化与情感的深沉。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悟,展现了对于理想与追求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情感基调在祝福与惋惜之间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蒯缑:象征抱负与理想。
  • 长裾:象征士人的风范与文化修养。
  • :象征谦卑与平凡的生活态度。
  • :象征文化与艺术追求。
  • 秋橙色:象征丰收与美好,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
  • 金鹅阁:象征高雅的生活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蒯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长剑
    C. 一种食物
    D. 一种花卉

  2. “骑驴上党道”中的“骑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诗中提到的“长裾老辞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福
    B. 惋惜
    C. 欢喜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1.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
  2. 《送别》:通过“长亭外,古道边”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

这两首诗与徐渭的《送吕中甫之潞》在主题上都涉及到离别与人情,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徐渭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