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 秋日寄怀远春弟》
时间: 2025-01-11 22:4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影横空,触忤情怀难说。
记西窗匆匆话别。
盈盈秋水,渺行舟如叶。
剩凝眸暮云千叠。
虚堂帘卷,不奈雨丝初歇。
听蛩声离心百结。
年来憔悴,最深秋时节。
待归期早梅如雪。
白话文翻译
大雁的身影在天空中横飞,触动了我难以言表的情感。记得在西窗下匆忙的告别,秋水盈盈,飘荡的船只就像漂浮的树叶。只剩下我凝视着千层的暮云。空荡的堂前,帘子卷起,却无奈细雨刚刚停歇。听那蟋蟀的鸣叫,心中百般愁绪缠绕。多年来我憔悴不堪,最深的秋天让人倍感凄凉。期待着归期,早日见到如雪的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雁影:大雁的影子,象征着秋天和离别。
- 触忤:触动,冲撞。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渺:微小,模糊。
- 凝眸:凝视,注视。
-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
- 帘卷:帘子卷起。
- 雨丝:细细的雨。
- 蛩声:蟋蟀的鸣叫声,象征秋天的气息。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病弱而显得消瘦、憔悴。
典故解析:
- 梅如雪:梅花在冬春交替时节盛开,洁白如雪,象征着希望和纯洁,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珍,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善于用意象传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日,正值离别之际,诗人以大雁、秋水等意象抒发思念之情,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怀念和对归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张玉珍的《谢池春 秋日寄怀远春弟》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抒情诗,诗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亲友的思念。开篇便以“雁影横空”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雁影成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触动了诗人的情怀。接下来的“记西窗匆匆话别”,更是点明了与亲友分别的情景,情感愈加浓烈。
“盈盈秋水,渺行舟如叶”一句,通过秋水与行舟的比喻,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渺小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在漫长的思念中孤立无援。接着“剩凝眸暮云千叠”,诗人以凝视千层暮云的意象,表达出对过往情景的追忆与不舍,心中千般愁苦,难以言表。
“虚堂帘卷,不奈雨丝初歇”,通过对空荡堂前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似乎在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待归期早梅如雪”结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梅花的洁白象征着希望和纯洁,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的递进也自然流畅,既有对秋日凄凉的感慨,又有对亲友的思念和期待,充分体现了张玉珍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影横空:描绘秋天大雁的飞行,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触忤情怀难说:触动了难以言表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 记西窗匆匆话别:回忆与友人匆忙的分别,情感深厚。
- 盈盈秋水,渺行舟如叶:秋水的宁静与漂浮的舟船比喻孤独。
- 剩凝眸暮云千叠:凝视千层暮云,表达无尽的思念。
- 虚堂帘卷,不奈雨丝初歇:空荡的堂前,细雨刚停,增添了孤寂感。
- 听蛩声离心百结:蟋蟀的鸣叫让心中更加纠结。
- 年来憔悴,最深秋时节:多年忧愁,感慨最深的秋天。
- 待归期早梅如雪:期待重逢,梅花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舟如叶”,形象地表达了孤独和渺小。
- 拟人:如“蛩声离心”,赋予蟋蟀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和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影:象征离别与思念。
- 秋水:象征宁静和孤独。
- 行舟:象征漂泊和无助。
- 暮云:象征思念的层层叠叠。
- 雨丝:象征无奈和忧伤。
- 蛩声:象征秋天的孤寂。
- 梅花:象征希望与重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雁影横空”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乐
C. 思念
D. 希望 -
“盈盈秋水”中的“盈盈”指的是什么? A. 细雨
B. 暴风
C. 水波荡漾
D. 霜冻 -
诗人通过“待归期早梅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冷淡
B. 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C. 对秋天的厌恶
D. 对生活的放弃
答案:
- A. 离别
- C. 水波荡漾
- B. 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涉及离别与思念,但更加强调对历史的怀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思念情感上更为直接,描绘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探讨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
- 《古典诗词赏析》 - 收录和分析古典诗词的经典作品。
- 《张玉珍诗集》 - 详细介绍张玉珍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