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韵戏赠郑彦能》

时间: 2025-02-04 16:32:45

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

大农部丞送新酒,碧香窃比主家酿。

应怜坐客竟无毡,更遭官长颇讥谤。

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

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

重门著关不为君,但备恶客来仇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韵戏赠郑彦能 黄庭坚 〔宋代〕

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
大农部丞送新酒,碧香窃比主家酿。
应怜坐客竟无毡,更遭官长颇讥谤。
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
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
重门著关不为君,但备恶客来仇饷。

白话文翻译

我爱喝酒,虽然生活贫困,却常常自嘲。每天的酒量没有骨气。
大农部丞送来了新酒,碧香的酒让我暗自觉得比主家酿的还要好。
想必可怜我这位坐客,连草席都没有,遭受官长的讥讽。
我试着把银杯倾倒,借此驱散春寒,走出帐篷。
杯底滑腻的浮蛆让我想起康成(指康有为)关于泛盎的讨论。
重门紧闭不为君开,只为防备那些恶客来寻仇。

注释

  • 食贫好酒:虽生活贫困,但仍然喜欢喝酒。
  • 无骨相:形容酒量大且没有节制。
  • 大农部丞:指的是负责管理农业的官员。
  • 碧香:指酒的颜色和香味,这里暗示酒的品质。
  • 官长:指的是地方官员,可能是对诗人的讥讽者。
  • 浮蛆翁翁:形容酒杯底部的浮物,可能暗示酒的质量不佳。
  • 康成: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学者,常用来比喻理想的文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代表了宋代的文学风格,尤其以豪放而又细腻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是黄庭坚在与友人郑彦能相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现状的嘲讽。在诗中,黄庭坚通过对酒的描写,反映出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便以“食贫好酒尝自嘲”引入,表现了作者的自嘲与幽默,虽生活贫困,却依然有着对美酒的追求。诗中提到“大农部丞送新酒”,不仅展示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活的某种轻松氛围。黄庭坚通过“碧香窃比主家酿”的描写,表现出对新酒品质的认同与赞美,暗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转而提及对社会地位的反思,“应怜坐客竟无毡”,体现出他作为文人所遭受的冷落与讥讽。诗中细腻的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借助“银杯同色试一倾”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最后几句提到的“重门著关不为君”,则是对当时社会关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恶客的警惕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既有对饮酒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不满,展现了黄庭坚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幽默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食贫好酒尝自嘲:我虽然贫穷,但仍然喜欢喝酒,并对此感到自嘲。
    • 日给上尊无骨相:每天饮酒的量大得没有节制。
    • 大农部丞送新酒:大农部的官员送来了新酒。
    • 碧香窃比主家酿:这酒的香味与颜色让我觉得比主人的酒更好。
    • 应怜坐客竟无毡:可怜我这个客人竟然连垫子都没有。
    • 更遭官长颇讥谤:还遭受官长的讥讽与责难。
    • 银杯同色试一倾:我试着倒杯中的酒,想要驱散春寒。
    • 排遣春寒出帷帐:驱散春寒的目的是为了走出帐篷。
    • 浮蛆翁翁杯底滑:酒杯底部滑腻的浮物让我想起往事。
    • 坐想康成论泛盎:坐在那里想起康成论述的泛盎的道理。
    • 重门著关不为君:重门关上不为任何人打开。
    • 但备恶客来仇饷:只为防备那些恶客前来寻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香窃比主家酿”将酒的品质与主家的酒进行对比。
    • 拟人:如“浮蛆翁翁”形象地描绘了酒杯底部的情形。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调侃与自嘲,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坚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官场环境的无奈与批判。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逃避现实的手段。
  • 碧香:不仅描绘了酒的品质,也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草席:代表了生活的贫困与无奈。
  • 官长: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与官场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在诗中对什么事物表现出强烈的热爱?

    • A) 书法
    • B) 酒
    • C) 花卉
  2. “应怜坐客竟无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贫困
    • B) 富有
    • C) 荣耀
  3. 诗中提到的“重门著关不为君”是什么意思?

    • A) 对朋友的热情
    • B) 对恶客的防备
    • C) 对官长的尊重

答案

  1. B) 酒
  2. A) 贫困
  3. B) 对恶客的防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便糶王丞送碧香酒》与苏轼的《水调歌头》
    • 两首诗都涉及酒,但黄庭坚更多的是对自我生活的反思,而苏轼则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