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近四绝句》

时间: 2025-02-04 15:45:15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白话文翻译:

小雪时节,天空晴朗,沙地上没有泥泞,稀疏的窗帘透出红日,映照出晨曦的光辉。年华已经伴着梅花的枝梢走向晚期,春天的色彩却先从草丛中悄然归来。

注释:

  • 小雪: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通常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意味着降雪开始。
  • 晴沙:指天气晴朗的沙地。
  • 疏帘:稀疏的窗帘,形容窗帘不密,透光。
  • 红日:朝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年华:指时间或光阴,这里强调时间的流逝。
  • 梅梢晚:梅花的枝头已经进入盛开后的时期。
  • 春色:春天的颜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草际:草丛的边缘。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仍能傲然绽放,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处梅花与春色的对比,反映了春天的来临虽迟但终究不再遥远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初春的气息与梅花的残影相结合,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诗歌鉴赏:

《春近四绝句》以清新婉转的笔调,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情景。诗人在小雪时节描绘晴朗的沙地,表现了初春的温暖与宁静。稀疏的窗帘透出晨曦,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寓意着春天的来临。诗中“年华已伴梅梢晚”的一句,唤起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的凋零代表着旧时光的结束,而“春色先从草际归”则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新生,春天的色彩将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传达出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雪晴沙不作泥:描绘了小雪时节天气晴朗的场景,沙地上没有泥泞,给人一种清新、干燥的感觉。
    • 疏帘红日弄朝晖:通过窗帘的稀疏,映射出朝阳的光辉,象征着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
    • 年华已伴梅梢晚:年华流逝,梅花已是晚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 春色先从草际归:春天的色彩悄然来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草际的归来,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色与时间拟人化,使其更具人情味。
    • 对仗:在“年华已伴梅梢晚”和“春色先从草际归”中,形成了和谐的对仗,使诗句更加优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变化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新生希望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着春天的希望。
  • 沙地:象征宁静与清新,反映自然的美好。
  • 朝阳:象征新的开始,蕴含着希望与温暖。
  • 草际:象征生命的复苏,寓意着春天的来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雪时节,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 A. 阴雨绵绵
    • B. 晴朗无云
    • C. 大雪纷飞
    • D. 雷电交加
  2. “年华已伴梅梢晚”这句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春天
    •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C. 对梅花的赞美
    • D. 对未来的迷茫
  3. “春色先从草际归”中的“草际”主要指什么?

    • A. 草丛的边缘
    • B. 草木的根部
    • C. 草的颜色
    • D. 草的生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风格对比:黄庭坚的诗歌更注重自然描绘与情感的交融,而王维的诗则常常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哲理和个人的内心世界。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