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时间: 2025-01-10 22:38:08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恒操上人的送别之情。诗人描述了他在寺庙与亲友相邻的场景,清晨问候双树,想请一位贫穷的僧人吃饭。恒操上人持咒经过龙庙,翻阅经文以化解海中的众生。最后,诗人希望和惠休一起离去,儒者也感动得泪湿衣巾。

注释

  • 依佛不违亲:依靠佛教而不违背亲情,表达了宗教与亲情的和谐关系。
  • 高堂与寺邻:高堂指的是家中高大的建筑,与寺庙相邻,表明生活环境的和谐。
  • 问安双树晓:清晨时分,向两棵树木问安,象征着自然中的关怀。
  • 求膳一僧贫:请求一位贫穷的僧人来吃饭,表现出对僧人生活的关心。
  • 持咒过龙庙:持咒是指念诵咒语,龙庙则是佛教寺庙的一种,象征着信仰的力量。
  • 翻经化海人:翻阅经文以度化海中的众生,表达了对众生的慈悲。
  • 还同惠休去:希望和惠休一起离开,表明对友人的依恋。
  • 儒者亦沾巾:儒者因感动而流泪,表明诗人情感的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纶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和对佛教、道教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送别恒操上人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则充满了深意,展现了作者对宗教和人情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描绘晨曦中树木的问候和对僧人生活的关心,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持咒、翻经的意象中,体现出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也暗示了心灵的救赎与众生的解脱。最后,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与脆弱。整首诗洋溢着温情与哲思,留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依佛不违亲:强调信仰与亲情之间的平衡。
  2. 高堂与寺邻:描绘出环境的亲切感。
  3. 问安双树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求膳一僧贫:表现对弱者的关注。
  5. 持咒过龙庙:象征求助于信仰的力量。
  6. 翻经化海人:表达对众生的慈悲。
  7. 还同惠休去:展现对友人的依恋。
  8. 儒者亦沾巾:表达情感的共鸣,流露出人性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冥冥中”,将情感与自然结合。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展现了人情与自然、信仰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教:象征信仰与心灵的寄托。
  • 双树:象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僧人:代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体现慈悲心。
  • 龙庙:象征着宗教的庇护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卢纶
    • C. 李白
    • D. 杜甫
  2. “问安双树晓”中双树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自然
    • C. 信仰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持咒过龙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个人欲望
    • B. 对信仰的依赖
    • C. 对权力的追求
    • D.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卢纶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而王勃则更加关注于人生的无常与志向的追求。两者都表达了友谊的珍贵,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