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2:38:15

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

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

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

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四 唐顺之 〔明代〕 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 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 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 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

白话文翻译:

谁说龙宫遥远,其实就在凤凰城旁。 塔楼如涌出的金银世界,宴席展开在功德之地。 常明仰望智慧之月,利于渡过依靠慈悲之舟。 沉重的疾病也能驱散,虔诚地供奉药王。

注释:

  • 龙藏:指龙宫,传说中的龙王居所。
  • 凤城:指京城,古代常以凤凰比喻京城。
  • 金银界:形容塔楼华丽,如金银所铸。
  • 功德场:指寺庙,因寺庙常举行法会,积累功德。
  • 慧月:比喻智慧,如明亮的月亮。
  • 慈航:比喻慈悲的力量,如渡船般引导众生。
  • 沉痼:指难以治愈的疾病。
  • 斋心:虔诚的心。
  • 药王:指佛教中的药师佛,能治众生身心之病。

诗词背景: 唐顺之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在城西寺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寺庙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智慧、慈悲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智慧、慈悲的向往。诗中“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描绘了寺庙的华丽和庄严,而“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慈悲的追求。最后两句“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治愈力量的信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 首句“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以龙藏比喻寺庙,表达了寺庙虽隐秘却近在咫尺。
  • 次句“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描绘了寺庙的华丽和庄严,金银界象征着寺庙的富丽堂皇。
  • 第三句“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慈悲的追求,慧月和慈航都是佛教中的象征。
  • 末句“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治愈力量的信仰,药王是佛教中的药师佛,能治众生身心之病。

意象分析:

  • 龙藏:象征隐秘而神圣的地方。
  • 凤城:象征繁华的京城。
  • 金银界:象征华丽和庄严。
  • 慧月:象征智慧。
  • 慈航:象征慈悲的力量。
  • 药王:象征治愈和救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藏”指的是什么? A. 龙宫 B. 龙的身体 C. 龙的宝藏 答案:A

  2. “慧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月亮 B. 智慧 C. 光明 答案:B

  3. 诗中“药王”指的是谁? A. 医生 B. 药师佛 C. 药王菩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顺之的其他诗作,如《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的其他部分。
  • 其他明代诗人的佛教题材诗作,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诗词对比:

  • 与唐顺之的其他诗作对比,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 与其他明代诗人的佛教题材诗作对比,探讨明代佛教诗歌的特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唐顺之诗集》
  • 《中国佛教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