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道傍决明盛开可喜》

时间: 2025-02-04 13:38:50

篱落秋逾晚,鸡豚地更偏。

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

芒屦林边石,茶铛涧底泉。

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篱落秋逾晚,鸡豚地更偏。 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 芒屦林边石,茶铛涧底泉。 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

白话文翻译:

篱笆边的秋天来得更晚,鸡和猪的栖息地更加偏僻。 什么时候能有简陋的茅屋,金钱无处可放。 穿着草鞋走在林边的石头上,用涧底的泉水煮茶。 心里知道鸿雁已经到来,我这老头子最爱的是江天的景色。

注释:

  • 篱落:篱笆。
  • 逾:更加。
  • 鸡豚:鸡和猪,泛指农家生活。
  • 蓬户:简陋的茅屋。
  • 著:放置。
  • 芒屦:草鞋。
  • 茶铛:煮茶的锅。
  • 鸿雁:指书信。
  • 老子:作者自称,表示年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离开城市,行走在乡间小道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篱笆、鸡豚、茅屋、草鞋、茶铛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中“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则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书信的期待,整体情感基调平和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篱落秋逾晚,鸡豚地更偏”:描绘了秋天的篱笆和偏僻的农家生活。
  • “何时有蓬户,无处著金钱”:表达了对简陋茅屋的向往和对金钱的淡泊。
  • “芒屦林边石,茶铛涧底泉”:通过草鞋和茶铛的意象,展现了简朴的生活场景。
  • “心知鸿雁到,老子爱江天”:表达了对书信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鸿雁”比喻书信。
  • 拟人:“老子爱江天”中的“老子”是作者自称,赋予自己以年老者的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落:象征田园生活。
  • 鸡豚:代表农家生活。
  • 蓬户:象征简陋但舒适的生活环境。
  • 芒屦: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
  • 茶铛: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鸿雁:象征书信和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蓬户”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住宅 B. 简陋的茅屋 C. 城市的房子 D. 农村的房子

  2. 诗中“鸿雁”比喻什么? A. 鸟类 B. 书信 C. 朋友 D. 家人

  3. 诗中“老子爱江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喜爱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D.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山居生活。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吴则礼的这首诗更加简洁,但同样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与吴则礼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