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时间: 2025-01-11 01:39:11

人和月渡瓜洲。

上西楼。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

更已短。

带自缓。

解吴钩。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欢
人和月渡瓜洲。
上西楼。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
更已短。
带自缓。
解吴钩。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人和月亮在瓜洲相会。
在西楼上,欢聚时光总是多于分别的愁苦。
然而时光已经很短,
带着慢慢的愁绪,
解开了那把吴钩。
仍然有那如霜雪般的玉丝缠绕在貂裘上。

注释

  • 瓜洲:指瓜洲渡口,位于长江北岸,是古代著名的渡口之一。
  • 西楼:指的是西边的楼阁,可能寓意思念的地方。
  • 吴钩:古代一种锋利的刀剑,象征着战斗和离别的痛苦。
  • 玉丝霜雪:形容精致而脆弱的事物,可能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祖绶,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玉山,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抒情,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相见欢》写于清代,社会背景动荡,士人常常感受到离别与愁苦。诗人借用月亮和渡口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相见欢》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提到“人和月渡瓜洲”,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而又孤独的氛围。西楼的高处,让人更能体会到远离的孤独和对过去欢聚的怀念。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一句,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欢聚时的愉悦与在分别时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同身受。而“更已短,带自缓”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此将个人情感与时间的无情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几句提到的“解吴钩”和“玉丝霜雪在貂裘”,不仅体现了离别的无奈,还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体而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和月渡瓜洲:描绘了一幅人月相依的画面,意境宁静。
  2. 上西楼:引出诗人的情境,表达了在高处眺望的思绪。
  3.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对比了相聚与离别的心境,强调了人们在欢聚时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愁苦。
  4. 更已短,带自缓:感叹时光飞逝,愁绪愈发沉重。
  5. 解吴钩:象征着放下武器,放下争斗,表示一种无奈。
  6.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通过细致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与脆弱的结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如“玉丝霜雪”,形象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相聚的主题,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瓜洲:代表离别的地点,寓意人生旅途的交汇与分离。
  • 西楼:象征高处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 吴钩:代表战争与纷争,象征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瓜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渡口
    • C. 一座山
    • D. 一条河
    •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尚有__在貂裘”,填入合适的词语。

    • 答案:玉丝霜雪
  3.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关于欢聚的快乐。(对/错)

    •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比较《相见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女性的细腻与感伤,而陈祖绶的诗则更加内敛,情感上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创作》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