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溪晚归
作者: 高启 〔明代〕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
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
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
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从云间流出的溪水,远远地流向一座古老的寺庙。山中深处,僧侣寥寥,世俗的喧嚣在这里显得格外安静,仿佛一个村庄。马儿渡过溪水,水浅而清,鱼儿在水中游动,水面清澈见底。情意绵绵的月光洒在溪水上,照亮了我归家的路途,在黄昏的时刻显得格外动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出云根:溪水从云层中流出,形容溪水源头高远。
- 遥通:远远地通向。
- 少俗:少有人世俗的喧闹,宁静。
- 市如村:形容城镇的宁静,似乡村一般。
- 马渡知长浅:马儿过河时知道水不深。
- 鱼行见不浑:鱼儿在水中游动,水质清澈,不混浊。
- 多情:情感丰富,诗人对月光的抒情。
典故解析:
- 古寺门:暗示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古寺常作为隐士或僧侣的栖息地,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黄昏:黄昏时分常被视作思考和反省的时刻,代表着一天的结束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1662),字季明,号靖庐,明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索。诗中所描绘的宁静景象,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有关。
诗歌鉴赏:
《南溪晚归》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溪水、古寺、山林等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开头的“流水出云根”便设定了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溪水流淌而下,给人一种幽远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僧侣的稀少与世俗的宁静,形成了一个与外界喧嚣截然不同的氛围。诗中“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清澈与生机,给人以心灵的平静。最后一句“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照耀着归路,令人感受到一种柔和的思绪与归属感。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水出云根:溪水自高处流出,象征着源远流长。
- 遥通古寺门:溪水流向古寺,隐喻着一种与世无争的追求。
- 山深僧少俗:山中僧侣稀少,世俗气息淡薄,突出自然的宁静。
- 人静市如村:人少,市镇显得安静如村庄。
- 马渡知长浅:马儿过溪时,水位不深,表现了自然的清澈。
- 鱼行见不浑:鱼儿在清水中游动,水面清晰可见,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多情溪上月:月光洒在溪水上,诗人对自然的情感流露。
- 归路照黄昏:归家的路在黄昏中被月光照亮,象征着归属和心灵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与人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对仗:如“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归属的深情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变迁。
- 古寺:象征着宁静、超脱与智慧。
- 月亮:象征着思念、情感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流水出云根”指的是什么? A. 溪水流出
B. 云彩
C. 古寺 -
“马渡知长浅”这句的意义是什么? A. 马儿知道水不深
B. 马儿喜欢游泳
C. 马儿在河边玩 -
“多情溪上月”中“多情”指的是谁? A. 月亮
B. 诗人
C. 鱼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南溪晚归》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宁静的归属感,后者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高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