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二 答苇坚,步原韵》
时间: 2025-04-28 17:50:00意思解释
采桑子 其二 答苇坚,步原韵
原文展示
几番寄我诗兼画,满纸烟云。
乐我晨昏。新句难酬白雪春。
何时再买秋风棹,重采吴莼。
酌酒三巡。衰柳芙蕖认竹门。
白话文翻译
几次寄给我的诗和画,纸上满是烟云。
让我在晨昏中陶醉。新的诗句难以回报你白雪般的春光。
何时能再买一只秋风的船,重新去采摘吴地的莼菜呢?
喝酒三巡之后,衰败的柳树与芙蕖在竹门前认得彼此。
注释
- 几番:几次。
- 寄我:寄给我。
- 诗兼画:诗和画。
- 烟云:形容诗画中飘渺的景象。
- 晨昏:白天与傍晚。
- 新句:新的诗句。
- 白雪春:形容春天的美好和纯洁。
- 秋风棹:秋风中的船。
- 吴莼:指吴地的莼菜,古代美味佳肴。
- 酌酒三巡:喝酒三次,形容饮酒的欢乐。
- 衰柳:衰败的柳树。
- 芙蕖:荷花,常象征美丽。
- 认竹门:在竹门前相识,传达亲切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查清的诗风兼具清新与婉约,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采桑子 其二》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文人之间的往来互动频繁,诗歌与绘画常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交流方式。这首诗是对友人苇坚的回应,表现了对友人诗画的欣赏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选用“采桑子”这种词牌,具有鲜明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全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几番寄我诗兼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密切联系,诗画之间的交融仿佛让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接下来的“乐我晨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欢乐氛围,表现出对友人诗句的感激与赞美。
但随着“新句难酬白雪春”的出现,诗人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愧疚,无法用同样美好的诗句来回报友人的情谊,显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自我要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接下来的“何时再买秋风棹,重采吴莼”,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秋风与吴莼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酌酒三巡,衰柳芙蕖认竹门”,不仅描绘了饮酒时的欢愉,也暗示了衰老与时光的流逝。柳树与荷花在竹门前相识,既是对友人深厚感情的象征,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美好瞬间的珍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番寄我诗兼画:诗人在回忆与友人之间的诗画往来,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 满纸烟云:纸上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与情感,象征着友谊的飘渺与美好。
- 乐我晨昏: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因友人而感到的快乐。
- 新句难酬白雪春:诗人感到自己无法用新诗回报友人带来的美好,流露出一丝愧疚。
- 何时再买秋风棹:诗人渴望再次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期待再度合作。
- 重采吴莼:希望再次体验吴地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酌酒三巡:描绘饮酒的欢愉,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
- 衰柳芙蕖认竹门:象征着衰老与美好的共存,体现了生活的无常与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云”比喻诗画的飘渺与美好。
- 拟人:将衰柳与芙蕖赋予情感,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对仗:如“晨昏”和“秋风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云:象征着美好而飘渺的情感。
- 晨昏:代表着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快乐。
- 白雪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纯洁的情感。
- 秋风棹:象征着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吴莼:代表着地域文化与美食的象征。
- 衰柳芙蕖: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几番寄我诗兼画”是指什么?
- A. 诗人自己写的诗
- B. 朋友寄来的诗和画
- C. 诗人的画作
-
“乐我晨昏”中的“晨昏”指的是?
- A. 白天和黑夜
- B. 生活的快乐
- C. 自然的变化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深厚而珍视
- C. 只是一时的友谊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和生活的感慨,但更加突出女性情感的细腻与柔美。
- 秦观的《鹊桥仙》:同样以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但更加浓烈、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