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闻歌有赠》

时间: 2025-02-04 16:06:48

舞衣初试惊鸿影,身是青娥,心是霜娥,每对清商唤奈何。

情场哀乐都尝遍,艳梦无多,热泪偏多,如此江山合放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舞衣初试惊鸿影,身是青娥,心是霜娥,每对清商唤奈何。情场哀乐都尝遍,艳梦无多,热泪偏多,如此江山合放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舞蹈中初次试穿舞衣,轻盈的舞姿如惊鸿般动人。我的外表像青色的仙女,内心却如霜冻的女神,面对清雅的音乐,心中感慨万千。爱情的悲欢离合我都经历过,梦中的美好已不多,流下的热泪却比往常更多。这样的江山美景,我只能放声高歌。

注释:

  • 舞衣:指舞蹈时穿的衣服,寓意轻盈与美丽。
  • 惊鸿影:形容舞姿轻盈、优雅,像惊飞的鸿雁。
  • 青娥:指年轻的女子,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霜娥:比喻内心冷清、受伤的女子。
  • 清商:指清雅的音乐。
  • 情场哀乐:指爱情中的悲伤与快乐。
  • 艳梦:美好的梦境或幻想。

典故解析:

“青娥”、“霜娥”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反映了女子形象的多元性。青娥象征青春的美丽与活力,而霜娥则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伤感。此诗融合了舞蹈与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梅(1870-1946),字梦阮,号秋水,江苏常熟人。吴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戏曲作家和画家,因其作品中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而受到广泛赞誉。她生活在清末民初,目睹了社会的剧变与女性地位的提升,因此其作品多关注女性心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采桑子 闻歌有赠》作于吴梅的创作高峰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表达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切体验,也反映出女性在那个时代面临的困境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舞蹈作为开篇,展现了舞者在初次试衣时的美丽与轻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紧接着,诗人自我剖析,外在的美丽掩盖不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情感的起伏通过“情场哀乐都尝遍”体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沉重的反思感。接下来的“艳梦无多,热泪偏多”则道出了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梦想的渴望,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最后一句“如此江山合放歌”则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表明尽管经历了诸多磨难,仍愿意在美丽的江山中高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歌在形式上运用对仗、押韵等传统技巧,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精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舞衣初试惊鸿影:初次穿上舞衣,舞姿如惊鸿般轻盈。
  2. 身是青娥,心是霜娥:外表美丽如青色的仙女,内心却冷清如霜冻的女神。
  3. 每对清商唤奈何:每当听到清雅的音乐,不禁感慨万千。
  4. 情场哀乐都尝遍:在爱情的世界中,经历了所有的悲伤与快乐。
  5. 艳梦无多,热泪偏多:美好的梦已不多,流下的热泪却越来越多。
  6. 如此江山合放歌:面对这样美丽的江山,我愿意放声高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鸿影”比喻舞姿轻盈。
  • 对仗:如“青娥”、“霜娥”形成对比,表现内外的反差。
  • 夸张:如“热泪偏多”,强调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在美丽与孤独之间的挣扎,反映出女性在面对爱情与生活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舞衣:象征美与优雅。
  • 青娥:代表青春与美丽。
  • 霜娥:象征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 江山:代表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娥”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美丽
    b) 伤感的孤独
    c) 历史的沧桑
    答案:a

  2. 诗中“热泪偏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伤感
    c) 期待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绝望
    b) 积极向上
    c) 冷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感悟,风格上更为柔和与细腻。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吴梅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