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杂曲歌辞·急乐世
原文展示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白话文翻译
我正在用碧色的线绣着红色的绸缎,忽然听到黄莺在低头收拢它那翠绿色的眉毛。
秋天的思念、冬天的愁苦、春天的怨恨与期望,大多是在不得志的时刻增多。
注释
- 正:正在,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
- 碧线:指青色的丝线,常用于绣花。
- 绣红罗:红色的绸缎,罗指一种轻薄的丝绸。
- 黄莺:一种鸟,声音清脆悦耳。
- 敛翠蛾:敛,收拢;翠蛾,形容鸟类的眉毛,意指细致、妩媚。
- 秋思、冬愁、春恨望:分别指秋天的思念、冬天的愁苦和春天的怨恨与期盼。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黄莺”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古代诗人常用鸟类来表达情感,黄莺的歌声通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个人情感等,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个人和社会动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情绪波动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失意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通过“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工艺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的“忽听黄莺敛翠蛾”则打破了这种宁静,暗示着内心的烦恼与不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视听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秋思冬愁春恨望”则是对自己情感的总结。四个季节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强调了在不得志时,愁苦与思念愈发加重。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分析,反映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敏锐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诗人正专注于刺绣的场景,传达出一种静谧和专注的心境。
- 忽听黄莺敛翠蛾:黄莺的低鸣打断了宁静,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思绪的纷扰。
- 秋思冬愁春恨望:在不同的季节中,诗人感受到的情感,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 大都不得意时多:总结了自身的情感体会,强调在不如意的时刻,情感的烦恼与思念更为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莺”比喻春天的情感,暗示生机与希望。
- 对仗:如“秋思冬愁春恨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碧线”、“红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细腻、温柔的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情感波动的深刻体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被外界的声音打扰,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线:象征细腻的工艺与专注的态度。
- 红罗:代表美好与希望。
-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流动。
- 秋思冬愁春恨望:四季意象,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自然景色
b. 诗人专注刺绣
c. 黄莺低鸣 -
“秋思冬愁春恨望”中的“春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爱情的失落 -
诗中提到的“黄莺”象征什么?
a. 忧伤
b. 生机与希望
c. 离别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急乐世》在情感表达上都涉及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波动。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