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秀才归闽》

时间: 2025-01-26 04:37:40

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

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

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

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朱秀才归闽
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
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
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
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从荆门来这里,想要启程却囊中羞涩。
远道而来的客人将要回到南方的越地,单薄的衣衫抵挡着北风。
回到故乡时,微微有些雪花飘落,到了海边却渐渐没有鸿雁飞来。
努力去追求诗歌的事业,却没有关系去拜访权贵。


注释:

字词注释:

  1. 荆门:地名,指荆门市。
  2. 囊空:口袋空,指没有钱。
  3. 南越:南方的越地,古代指越国的地域,今为广东、广西一带。
  4. 单衣:只有一件单薄的衣服。
  5. 北风:冬季的寒风。
  6. 微有雪:轻微地飘落雪花。
  7. 鸿:鸿雁,象征离别或归乡的信使。
  8. 至公:权贵或官员。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南越”是古代的一个国家,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鸿雁”常被用来比喻离别和归来的情感,承载着乡愁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779—847),字子良,号元白,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曾任职于地方官,诗风清新自然,擅用自然意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齐己送别友人朱秀才回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送朱秀才归闽》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之作。诗中,齐己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首句“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在经济上的窘迫,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也隐含着当时社会经济的不易。接下来的描写“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示了朱秀才的行程与处境,单衣抵挡寒风的形象,传达了对友人出行的深切关心。

“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一联有着丰富的意象,微雪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渐无鸿”则暗示着归乡之路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则表达了齐己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中权势的无奈与无能为力。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融入了现实的困境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门来几日:表示从荆门到此地的时间。
  2. 欲往又囊空:想要出发但没有钱,显示出旅途的经济困境。
  3. 远客归南越: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回南方。
  4. 单衣背北风:单薄的衣服抵御寒风,突出旅途的艰难。
  5. 近乡微有雪:回到故乡时,微微有雪,寓意着思乡之情。
  6. 到海渐无鸿:到达海边却没有鸿雁,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7. 努力成诗业:努力追求诗歌的事业,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8. 无谋谒至公:没有能力去拜访权贵,体现了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比作离别的信使。
  • 对仗:如“欲往又囊空”,形成了整齐的对比。
  • 意象:雪、鸿雁、单衣等意象融合了自然与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荆门:象征旅途的起点。
  2. 单衣:象征贫困与艰难。
  3. 北风:象征寒冷与挑战。
  4. 微雪:象征思乡的情感。
  5. 鸿雁:象征离别与归来的信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齐己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南越”指的是哪里?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3. 诗中“无谋谒至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权贵的恭敬
    • B. 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
    • C. 对仕途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送朱秀才归闽》与李白的《送别》都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齐己更关注个人的困境与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