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

时间: 2025-01-26 04:42:13

旧游重到倍悲凉,吟忆同人倚寺墙。

何处暮蝉喧逆旅,

此中山鸟噪垂杨。

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

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
齐己 〔唐代〕

旧游重到倍悲凉,
吟忆同人倚寺墙。
何处暮蝉喧逆旅,
此中山鸟噪垂杨。
寰区有主权兵器,
风月无人掌桂香。
欲寄此心空北望,
塞鸿天末失归行。

白话文翻译:

重游旧地,感到更加悲凉,
我在寺墙边吟咏,回忆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
不知何处的暮蝉在旅馆外喧闹,
而这里的山鸟却在垂杨树下啼鸣。
天下虽有主权与兵器,
但风月之中却无人能掌握桂香。
我想把这颗心寄托,徒然向北方眺望,
只觉得塞外鸿雁已在天边失去了归路。

注释:

  • 旧游:指旧时游玩的地方,重温旧地。
  • 倍悲凉:感到更加悲伤和凄凉。
  • 吟忆:吟唱并回忆。
  • 逆旅:指旅途中歇息的地方。
  • 寰区:指天地间的广阔地区。
  • 权兵器:指国家的权力和武器。
  • 桂香:象征美好的事物,风月之中象征爱情或友情。
  • 塞鸿:指在北方的鸿雁,寓意孤独和失落的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80-849),字子瞻,号雪江,唐代著名诗人,主要以诗歌和禅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战乱之后,诗人重游江西,感慨旧游时光与友人相聚的快乐,然而如今已然物是人非,情感愈发沉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西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乱后人们的心境。首句以“旧游重到倍悲凉”开篇,表达了诗人重访旧地所带来的惆怅与失落。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蝉鸣与鸟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意象鲜明,富有层次感。

“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这一句更是透过对权力与美好事物的对比,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无奈与悲哀。尽管世界上有权力与武器,但在此情此景中,诗人感到风月之下,真正能掌握美好事物的却是寥寥无几。

最后两句“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则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失落,想要寄托心意却无处可寄,仿佛在北方的鸿雁也失去了归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抒情诗的典雅与深邃,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游重到倍悲凉:重游旧地,感到更加悲凉。
  2. 吟忆同人倚寺墙:回忆与友人相聚,吟诵诗篇。
  3. 何处暮蝉喧逆旅:不知何处的蝉在喧闹旅馆。
  4. 此中山鸟噪垂杨:而此地的山鸟在杨树下鸣叫。
  5. 寰区有主权兵器:世界上虽有权力与兵器。
  6. 风月无人掌桂香:但风月之中无人能掌握美好。
  7. 欲寄此心空北望:我想将心寄托,但空向北方眺望。
  8. 塞鸿天末失归行:远方的鸿雁已在天边迷失归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暮蝉喧逆旅,山鸟噪垂杨”,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心寄托比作鸿雁,渲染孤独与漂泊的主题。
  • 拟人:风月和桂香被赋予人性,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以个人的情感为主线,描绘了战乱后人们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深刻影响与人们心灵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游:象征美好回忆。
  • 蝉鸣:代表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 山鸟: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延续。
  • 桂香:象征友情和爱情的美好。
  • 鸿雁:代表失落与归属感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游”指的是什么?

    • A. 旧朋友
    • B. 旧时游玩的地方
    • C. 旧书
  2. 诗人感受到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悲凉
    • C. 生气
  3. “欲寄此心空北望”中的“北”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冷漠
    • B. 归属感的缺失
    • C. 旅行的方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和激烈,而齐己的《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则更显内敛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