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时间: 2025-01-26 23:25:57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白话文翻译

这片黄土怎么会知道我呢?白发苍苍的我只是在徒然思念你。
我只想把老年的泪水洒在你的旧文上。
留下的文稿有三十卷,每一卷都是金玉般的声音。
龙门山上的土地,埋葬了我的尸骨,却没有埋没我的名声。

注释

  • 黄壤:指土地,象征着故乡或归宿。
  • 白头:指年老,白发。
  • 老年泪:指因思念故友而流的眼泪。
  • 故人文:故人的文稿或作品。
  • 遗文三十轴:遗留下来的文稿有三十卷。
  • 龙门:传说中的山,象征着高洁和永恒。
  • 埋骨不埋名:虽死于此地,但名声仍然流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白居易晚年,回忆与故友的往事及其留下的文献,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名声的感慨。这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友谊和文学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诗歌鉴赏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抒发了白居易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自身名声的思考。从“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开篇,诗人运用黄土与白头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对人生的影响。黄土象征着故乡,而白头则暗示着诗人的年老,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更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泪水浇灌故人的文字,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这里的“故人文”不仅是对友人的记忆,更是对文学的尊重,显示出诗人对文人情谊的珍视。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则是对友人遗留下来的文稿的赞美,每一卷文稿都是金玉般的声响,充分体现了文学的价值与影响。最后一句“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则是对生命的哲思,尽管肉体埋葬于此,名声却不受埋没,彰显了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和对后世的期许。

综上所述,诗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友谊及文学的独特理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人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壤讵知我:黄土怎会知道我,表明个人的渺小与孤独。
    • 白头徒忆君:年事已高,只能空自思念故友,体现了诗人的无奈。
    • 唯将老年泪:年老时流下的泪水,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 一洒故人文:将泪水洒在故人的文稿上,显示深厚的情感。
    • 遗文三十轴:故人留下的三十卷文稿,象征着对文学的珍视。
    • 轴轴金玉声:形容文稿的美妙与珍贵,抒发对文学的敬仰。
    • 龙门原上土:龙门山象征高洁,土地埋葬了尸骨。
    • 埋骨不埋名:肉体虽埋于此,名声却不消逝,表达了对名声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壤”与“白头”,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文稿比作“金玉声”,突显其珍贵。
    • 拟人:黄土被赋予了知觉,体现孤独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思念故友、珍视文学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人对友谊的执着与对名声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黄壤:象征故乡、归宿,代表着生命的起点。
  • 白头:象征年龄的增长,传递出时间的无情。
  • 老年泪: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怀念。
  • 故人文:象征友谊与文学,反映了人文的传承。
  • 龙门:象征高洁,表达对理想及精神价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壤”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开始
    • B. 故乡或归宿
    • C. 年轻的象征
  2.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中的“老年泪”指的是什么?

    • A. 痛苦的泪水
    • B. 对故人的思念之泪
    • C. 喜悦的泪水
  3. 最后一句“埋骨不埋名”表达了什么?

    • A. 对死亡的恐惧
    • B. 对名声的追求
    • C. 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与李白《送友人》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白居易的诗更为感性,强调了岁月的流逝与文学的传承;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友情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