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忆寻芳度石桥,满怀幽思雪飘飘。
西湖鹤吊春如梦,东阁诗成恨未消。
疏影萧条和落月,空香缥缈逐寒飙。
罗浮酒醒人何处,玉笛声寒夜色遥。
白话文翻译:
曾经记得我在石桥上寻花,心中满是幽幽的思绪,雪花轻轻飘落。
西湖的白鹤在春日里哀鸣,宛如梦境般美好,东阁的诗句写成,却难以消除心中的遗憾。
梅花的疏影在冷清中显得萧条,映着落月,空中的香气缥缈,随寒风飘荡。
酒醒之后,罗浮山上的我又在哪里呢?寒夜中,玉笛的声音悠悠传来,映衬着遥远的夜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芳:寻找花朵,指赏花。
- 幽思:幽静的思绪,常指思念或感伤的情感。
- 鹤吊:白鹤哀鸣,吊念春天的美好。
- 疏影:指梅花等植物的稀疏影子。
- 空香:虚无缥缈的香气。
- 罗浮:指罗浮山,山名,常作隐士之地。
- 玉笛:指用玉石制作的笛子,象征高雅的音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湖鹤吊春如梦”可以联系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天通常象征着生机与美好,而鹤则是长寿与高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坦,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有限,以抒情诗著称。他的诗风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梅魂》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在赏梅时,想起了往事与未尽的情感,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与对过去的追忆。
诗歌鉴赏:
《梅魂》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曾忆寻芳度石桥,满怀幽思雪飘飘”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雪花纷飞的场景,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西湖的鹤在春日里哀鸣,仿佛在吊念逝去的美好,诗人将自然的景象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紧密联系,展现出强烈的共鸣。
“疏影萧条和落月,空香缥缈逐寒飙”描绘了梅花在月下的孤独身影,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最后两句“罗浮酒醒人何处,玉笛声寒夜色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忆寻芳度石桥:回忆往昔在石桥上寻花的情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满怀幽思雪飘飘:心中充满幽幽的思绪,雪花轻轻飘落,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西湖鹤吊春如梦:西湖的鹤在哀鸣,春天的景象如同梦境般转瞬即逝。
- 东阁诗成恨未消:在东阁写成的诗句,遗憾与思念依然挥之不去。
- 疏影萧条和落月:梅花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孤独,暗示着诗人的孤寂。
- 空香缥缈逐寒飙:香气虚无缥缈,随寒风飘荡,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罗浮酒醒人何处:酒醒后,身处何地,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迷惘。
- 玉笛声寒夜色遥:寒夜中传来的玉笛声,增添了诗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影子比作孤独,生动形象。
- 拟人:鹤的哀鸣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梅魂》通过描绘梅花和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清雅。
- 雪:象征冷清、孤独,也可能代表纯洁。
- 西湖:象征美好与幽静的自然景观。
- 玉笛:代表高雅的文化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石桥”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回忆的起点
C. 现实的无奈
D. 诗人的情感 -
“空香缥缈逐寒飙”中的“空香”意指什么? A. 实际存在的香气
B. 逝去的美好
C. 寒冷的气息
D. 诗人的思念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林坦的《梅魂》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林坦更偏向孤独与遗憾,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与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情感的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