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秋夜同汪清涟宿程敬庵、姚笑夫山庄,用陈检讨韵》
时间: 2025-01-26 02:2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
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
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
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
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
白话文翻译:
在河边呼叫渡船,向同伴的村舍索要一杯大酒。
只见狂妄的人醉眼朦胧,画出江东的傻瓜。
衣服上沾着霜,床边留着月光,身体与寒风对抗。
不要谈论往事,这与往日的心境大相径庭。
早已将浮云抛给了命运,都是因为早已看透了,懒得去追求那虚幻的幸福。
此时无论说什么都觉得耻辱,心灵冷彻如雪。
枕边已是三更,梦中寻求一觉,鼓声急促。
依依不舍地无法入睡,空荡的台阶上冷翠的草堆满了脚边。
注释:
- 唤渡:呼叫渡船。
- 同侪:同伴、朋友。
- 索浮大白:索要一杯白酒。
- 狂奴:指放纵的人。
- 榻:床。
- 留月:指床边的月光。
- 骨与酸风敌:形容身体抵抗寒冷的风。
- 浮云:比喻虚幻的事物。
- 鸮炙:指追求虚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西凤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以抒情见长,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其诗风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夜,诗人和朋友程敬庵、姚笑夫在山庄宿夜,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往事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开头的“河干唤渡”引出了酒的主题,借酒浇愁,表现了诗人希望通过欢聚一堂来驱散内心的阴霾。然而,随之而来的“狂奴横醉眼”,似乎暗示着酒醉后的迷惘和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将目光转向了寒冷的夜晚,衣服沾霜,月光冷清,映衬出一种孤寂的气氛,令人在繁华与孤独之间徘徊。
“莫谈往事”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往事如烟,已经不再是心灵的归宿,而是成为了一种负担。诗人在面对现实的冷酷时,感到无力与疲惫,心神如雪般冷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透过对秋夜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生命、时间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这份孤独与清冷中,诗人仿佛在呼唤着一种归属感和内心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在河边呼叫渡船,向朋友的村庄索要一杯酒。
- 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只有醉酒的人才能在眼中模糊出江东的傻瓜形象。
-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衣服沾着霜,床边留下月光,身体与寒风作斗争。
- 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不要谈论过去,那与往日的心境完全不同。
-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早已将浮云抛给了命运,都是因为早已看透了虚幻的幸福。
- 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此时无论说什么都觉得羞耻,内心冷彻如雪般的孤寂。
-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已是三更,梦中寻求安眠,鼓声突然急促。
- 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依依不舍无法入睡,空荡的台阶上冷翠的草堆满了脚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神魂如雪”,用雪来比喻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 对仗:如“衣上沾霜,榻边留月”,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对称。
- 拟人:如“鼓柝声偏急”,将鼓声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孤寂,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沉思与对现实的困惑,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干: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流动。
- 寒霜:代表孤独与冷清。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反思。
- 浮云:寓意虚幻与不切实际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河干唤渡”中的“渡”指的是什么? A. 渡口
B. 渡船
C. 渡过 -
诗中提到的“狂奴”指的是? A. 酗酒的人
B. 狂妄自大的人
C. 失去理智的人 -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秋夜
C. 炎热的夏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兄弟的牵挂。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豪放与醉酒的快意,虽有孤独感,但更倾向于对生命的纵情享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集》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