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时间: 2025-01-11 14:2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月飘然风际烟,紫萸黄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昔年与顿君同登嵩顶,时正重九。
杯酒追欢真一梦,天涯回望正三年。
近来又欲东观海,听说毛诗雅颂篇。
君善讲诗。
白话文翻译:
岁月如风,轻轻飘逝,紫萸和黄菊又迎来了霜天。
不要再思念那太室山外的杉树和松林,
不如在青州的歌舞中尽情陶醉。
往年我和顿君一起登上嵩山的顶峰,那时正是重阳节。
举杯畅饮,欢庆真如一场梦,
而如今我回头望去,已是三年。
最近我又想去东边看海,
听说你精通《毛诗》和《雅颂》的讲解。
注释:
- 岁月飘然:岁月轻轻流逝。
- 紫萸黄菊:紫萸和黄菊,象征秋天的花卉。
- 太室:太室山,位于河南,是道教名山之一。
- 青州:指青州,古地名,风景优美,是饮酒作乐的好去处。
-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登高、饮酒的节日。
- 杯酒追欢:举杯畅饮,庆祝欢愉的时光。
- 毛诗雅颂:指《诗经》的雅诗和颂诗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涵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文章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及的青州、嵩山等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的“岁月飘然”一句,立即引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沉思,紧接着“紫萸黄菊又霜天”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孤寂和凄清。这种对比不仅使得诗歌充满层次感,也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则转变了情绪,诗人劝自己不要再去思念遥远的地方,而是选择沉浸在眼前的欢乐中。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
后面的回忆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昔年与顿君同登嵩顶”道出了与友人同游的欢乐,杯酒之间,所有的欢庆仿佛都是一场美梦,而时间悄然流逝,已是三年。最后一句提及“东观海”,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对诗歌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不仅有对友谊的珍视,还有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如水般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岁月飘然:感叹时间如风,轻易流逝。
- 紫萸黄菊又霜天:描绘秋天的景象,蕴含凋零之感。
- 莫思太室杉松外:劝自己不要再思念远方的自然景色。
- 且醉青州歌舞前:提倡享受眼前的欢乐。
- 昔年与顿君同登嵩顶:回忆与友人一起登高的欢乐。
- 时正重九:强调时间背景,重阳节的特殊意义。
- 杯酒追欢真一梦:借酒欢庆,感叹如梦的时光。
- 天涯回望正三年:时间流逝,感慨已是三年。
- 近来又欲东观海: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 听说毛诗雅颂篇:对友人诗才的赞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体现其无形无状。
- 对仗:如“紫萸黄菊”与“杉松外”,形成对照。
- 排比:多次提及时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的感慨与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紫萸:秋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流逝与凋零。
- 黄菊:象征坚韧与不屈,常与重阳节相联系。
- 海:象征广阔与未来的希望。
- 杯酒:象征欢聚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元宵节 -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青州”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生活热情
C. 友谊聚会 -
“杯酒追欢真一梦”中的“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欢愉
C. 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王勃
- 《重阳节》——白居易
诗词对比:
- 苏辙的《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与王勃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都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友谊与生活的享受,后者则突出壮志与时光流逝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