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寺》

时间: 2025-01-26 04:17:27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听归宗早晚钟,
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
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雄一山甲,
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
岩谷相连更几重。

白话文翻译:

来这里听归宗寺的早晚钟声,
我疲惫得懒得去爬紫霄峰。
墨池的水漫过溪中石头,
白塔在岭上的松树间微微显露。
佛教的殿宇争雄如同一座山的甲壳,
僧人的厨房在静静等待来自四方的供奉。
想要游览北山和东边的寺庙,
岩石与山谷相连,更是重重叠叠。

注释:

  • 归宗:指归宗寺,位于山中的寺庙。
  • 紫霄峰:指著名的山峰,可能象征着高远和追求。
  • 墨池:指水面如墨般平静,形容水的深邃。
  • 白塔:指寺庙中的佛塔。
  • 十方供:佛教中,来自四方的供养,表示信徒的奉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美,号饮冰室主人,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游览归宗寺时,反映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关注。诗中展现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疲惫感。

诗歌鉴赏:

《归宗寺》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致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宗教的敬仰。诗的开头,诗人呼唤出早晚的钟声,钟声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给人以安静、宁神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劳累而不愿攀登紫霄峰的心境,恰恰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忙生活的逃避和对宁静的渴望。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描绘了归宗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墨池的水面与溪流的石头形成了优美的意象,白塔与松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宗教氛围。接下来的句子“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则呈现出寺庙的庄重与僧人生活的平静,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着一种对自然、宗教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倦怠。诗人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得以升华,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沉思和对心灵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听归宗早晚钟:邀请人们聆听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疲劳懒上紫霄峰:表达了因疲惫而懒于攀登的心情,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劳累生活的无奈。
  3. 墨池漫叠溪中石:描写自然景色,水面与石头交融,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4. 白塔微分岭上松:白塔与松树的结合,表现出寺庙的庄重与宁静。
  5. 佛宇争雄一山甲:形容寺庙的宏伟,佛教的影响力广泛。
  6. 僧厨坐待十方供:僧人的生活简单而朴素,表现出宗教的平和。
  7. 欲游山北东西寺:诗人希望游览周边的寺庙,展现了对文化的渴望。
  8. 岩谷相连更几重:山岩与谷间相连的层次感,增强了景色的深邃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庙比作一座山的甲壳,展示出其巍峨的气势。
  • 对仗:如“欲游山北东西寺”,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文化的敬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紫霄峰:象征着追求高远的理想与目标。
  • 墨池:象征深邃与安宁。
  • 白塔:象征宗教的庄重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宗寺》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紫霄峰”象征什么?

    • A. 劳累
    • B. 高远的理想
    • C. 寺庙
    • D. 水流
  3. “僧厨坐待十方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宗教生活的满足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孤独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 《庐山谣》(李白):描绘山水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归宗寺》与《夏日绝句》:同样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个人情感,但各自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宁静与宗教,后者则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苏辙的诗歌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