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时间: 2025-01-11 12:03:53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作者:苏辙 〔宋代〕

窜逐深山无友朋,
往还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
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
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
窃比韩公愧未能。

白话文翻译:

在这深山中被驱逐,朋友寥寥无几,
来来往往的只有两三个僧人。
我们一起游览那无边的渤澥,
攀登出须弥山的最高层。
我未能彻底断绝世俗的牵挂,
但略懂真理的境界也已感到心灵清澄。
坐在这里让老去的时光匆匆而过,
暗自觉得比起韩公来,我实在是愧疚不已。

注释:

  • 窜逐:被驱逐、逃亡。
  • 渤澥:指的是大海,渤海与澥水交融之处。
  • 须弥:指的是须弥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高远与崇高。
  • 俗缘:世俗的牵挂、缘分。
  • 真际:真理的境界或真实的状态。
  • 颠老:指年老体衰,形容时光的流逝。
  • 韩公: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才华和成就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涪翁,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二人合称“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辙被贬至洞山期间,主要描写他在深山中访友告别的情景。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俗纷扰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思考。开篇“窜逐深山无友朋”即道出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山区的孤独感,友人稀少,使得他的生活显得更加清冷。然而,即使在如此孤独的环境中,诗人仍能与僧侣们共享闲暇时光,游历大自然的壮阔,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展现了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快乐,借用渤澥与须弥山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虽然他感觉到“未尽俗缘终引去”,但他仍然努力寻求真理,追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几句“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同时对韩愈的敬仰,表达了他对未能成就大业的遗憾和自我批评。整首诗在孤独中透出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窜逐深山无友朋: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被贬,孤独无依的感受。
  2. 往还但有两三僧:虽然有僧侣相伴,但仍显孤单。
  3. 共游渤澥无边处:诗人与僧侣共同游览大海的广阔,象征心灵的自由。
  4. 扶出须弥最上层:攀登高峰,象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5. 未尽俗缘终引去:尽管有对世俗的牵挂,但仍想寻求内心的宁静。
  6. 稍谙真际自虚澄:理解一些真理,心灵变得空灵澄澈。
  7. 坐令颠老时奔走:随着时间的流逝,感觉自己在奔忙。
  8. 窃比韩公愧未能:自责于未能达到韩愈的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展现了对比与对称的美感。
  • 象征:须弥山象征着崇高的理想,渤澥象征着广阔的心灵。
  • 比喻:用“扶出须弥”比喻追求理想的过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中对友谊的珍惜,对世俗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面对人生的迷茫与孤独时,仍然努力寻求真理,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 深山:象征孤独和被遗弃的环境。
  • 僧侣:象征心灵的宁静与友谊。
  • 渤澥:象征广阔的心灵。
  • 须弥山:象征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窜逐深山无友朋”中,“窜逐”意思是: A. 被驱逐
    B. 逃避
    C. 隐藏
    D. 游历

  2. 诗中“扶出须弥最上层”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谊
    B. 追求理想
    C. 对自然的热爱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被驱逐
  2. B. 追求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苏辙的《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更加注重内心的反思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更多地抒发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与苏轼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