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画诗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3:07:21

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

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

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
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
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白话文翻译:

这片丛林何其茂密,遮蔽了阳光,然而高大的乔木却没有一点阴影。斧头和斧子朝着天空与大地劈去,悲伤的风摧折了我的心。那些不知时光荣华的人,怎能对高深的道理有所回答呢?

注释:

  • 丛薄:指茂密的丛林。
  • 乔木:指高大的树木。
  • 斧斤:斧头和斧子的合称。
  • 悲风:悲伤的风,暗指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 时荣者:指那些在时光中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 高深:指深奥的道理或哲理。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斧斤向天地”可理解为对自然的撕扯与反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与人内心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本孝,清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茂密的丛林与缺乏阴影的乔木,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无奈。接下来的“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则引入了动词“斧斤”,表现出人与自然间的对抗,悲风的描绘则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力和哀伤。最后“何以答高深”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困惑,质疑那些享受荣华的人是否能理解更深层次的道理。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结合自然景色的描写,引人深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丛薄何蓊藏:丛林何其茂密,遮蔽了阳光,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繁茂。
  2. 乔木无余阴:高大的树木却没有提供应有的阴影,暗示了表面的繁盛却缺乏实质上的庇护。
  3. 斧斤向天地:斧头朝向天地,象征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抗争。
  4. 悲风摧我心:悲伤的风使我的心受到了摧残,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痛苦。
  5. 不知时荣者:那些不明白时光流逝与荣华富贵的人,反映出对世俗的失望。
  6. 何以答高深:质疑这些人如何能理解更深层次的哲理与生命的真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丛薄”和“乔木”的对比,强调表面繁华与内心空虚的矛盾。
  • 拟人:将“悲风”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 象征:斧斤象征了对生命的冲击和反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不确定的感慨,以及对深奥哲理的追寻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林:象征繁华与隐匿的复杂性。
  • 乔木:代表着高大坚韧的生命,但又显示出无所依靠。
  • 斧斤:象征着破坏与反思。
  • 悲风:传达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乔木无余阴”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繁盛
    B. 生命的孤独
    C. 人生的快乐
    D. 诗人的愤怒

  2. 填空题:诗中的“斧斤向____”,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悲风”是指快乐的风。 (对/错)

答案:

  1. B
  2. 天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纵情。
  • 杜甫《春望》:关注社会动乱与个人命运。

这两首诗与戴本孝的《自题画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追求,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