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衰柳
作者: 曹兰荪 〔清代〕
忆昔春光烂漫时,鹂梭燕剪影参差。
而今残照西风里,刺与秋虫挂网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回忆往昔春天花团锦簇的日子,黄鹂和燕子的身影在空中交错而过。而如今在西风的残阳下,刺耳的虫鸣和秋虫交织在一起,像是挂在网丝上的落叶。
注释
字词注释:
- 忆昔: 追忆过去。
- 春光烂漫: 春天的美好景象。
- 鹂梭燕: 指黄鹂和燕子,春季常见的鸟类。
- 残照: 夕阳的余晖。
- 西风: 秋天的风,象征着萧瑟。
- 刺与秋虫: 秋天的虫鸣声,刺耳而哀怨。
- 挂网丝: 形容秋虫在网丝上纠缠。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鹂梭燕”是春天常见的鸟类,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与后文的“秋虫”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兰荪,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四季变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秋天的到来使人感到萧瑟与孤独,诗人借助对春天的怀念,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秋天的凋零。开篇以“忆昔春光烂漫时”引入,表现出春日的生机和鸟语花香,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悲凉,“而今残照西风里”一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秋天的凄凉,那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诗中“刺与秋虫挂网丝”,不仅是对秋虫的描写,更是对生命状态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秋季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对比,传达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惆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与对自然细腻的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春光烂漫时: 追忆过去春天美好的时光,暗示着生命的活力。
- 鹂梭燕剪影参差: 描绘春天阳光下,鸟儿飞舞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
- 而今残照西风里: 现在是秋天,阳光微弱,西风萧瑟,暗示生命的衰退。
- 刺与秋虫挂网丝: 秋虫的悲鸣和残夏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孤独和消逝。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春秋的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无情。
- 拟人: 秋虫的鸣叫表现出秋天的悲凉情绪。
- 意象: 通过鸟和虫的意象,增强了自然与人生的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秋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 代表生机与希望。
- 西风: 象征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 秋虫: 代表凋零与厄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 A. 黄鹂和燕子
- B. 乌鸦和麻雀
- C. 鹦鹉和鸽子
-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时间的流逝?
- A. 比喻
- B. 对比
- C. 拟人
答案:
- A. 黄鹂和燕子
- B. 对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描述秋天的凄凉感受。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 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咏柳》 〔贺知章〕: 同样描写柳树的诗作,但更偏向于赞美春天的生机,而《咏衰柳》则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