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时间: 2025-01-25 22:30:52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作者:白居易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寺庙宿宿的情景。寺庙与人世隔绝,寺门朝向山峦开放。傍晚的钟声响起,寒鸦聚集在一起,秋雨绵绵,病中的僧人显得悠闲。月光隐没在云树之后,萤火虫在走廊间飞舞。作者感到幸运,能够在花香四溢的境界中过夜,暂时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注释:

  • 不与人境接:意指此寺庙与世俗环境隔绝,突出其幽静。
  • 暮钟寒鸟聚:傍晚的钟声响起,寒鸦聚集,展现宁静的氛围。
  • 秋雨病僧闲:在秋雨中,生病的僧人显得悠闲,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月隐云树外:月亮被云和树遮挡,营造出朦胧的夜色。
  • 萤飞廊宇间:萤火虫在走廊里飞舞,增添了夜晚的生机。
  • 幸投花界宿:作者感到幸运,能在花香弥漫的境地中住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平易近人而著称,关心民生,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其作品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诗中描绘的幽静寺庙,正是他寻求内心平静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通过“寺门开向山”展示了寺庙与世俗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随着“暮钟寒鸟聚”的描写,诗中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和谐,傍晚的钟声与鸟鸣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安详的气息。

接下来的“秋雨病僧闲”则引入了人文关怀,病中的僧人反而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闲适,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月光与云树的交错,增强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而“萤飞廊宇间”的意象则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暗示着生命在静谧中的流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花界”的向往与感激,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静谧的氛围,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宁静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与人境接:强调寺庙的隔绝,暗示内心的宁静。
  2. 寺门开向山:描绘寺庙的自然环境,暗示与自然的融合。
  3. 暮钟寒鸟聚:傍晚的宁静与生命的和谐。
  4. 秋雨病僧闲:反映出病中人对宁静的渴望与享受。
  5. 月隐云树外: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象征着人心的迷惘。
  6. 萤飞廊宇间:生命的活力与夜的静谧并存。
  7. 幸投花界宿: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与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界”比作心灵的归属地,象征宁静与美好。
  • 拟人:通过“寒鸟聚”表现自然中的生机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在纷扰的人生中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隔绝。
  • 钟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秋雨:象征忧伤与思考的气息。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索。
  • 萤火虫: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寺庙是如何与世俗隔绝的?

    • A. 寺庙开向山
    • B. 寺庙在城市中
    • C. 寺庙有很多游客
  2. “秋雨病僧闲”中,病僧的心态是怎样的?

    • A. 忧伤
    • B. 悠闲
    • C. 忙碌
  3.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 A. 失落
    • B. 宁静
    • C. 激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白居易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