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国挽辞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50:45

仁圣初承绪,敷在籲俊贤。

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华宣。

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圣初承绪,敷在籲俊贤。
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华宣。
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白话文翻译:

仁圣皇帝初登基,广泛招揽贤能之士。
如今能被重用的人最为盛行,科举中我独占鳌头。
朝廷的英明声望渐远,山岩之间的华美宣扬。
辞去荣华回到故乡,三件事情究竟是高龄的事。

注释:

  • 仁圣:指仁德的圣主,特指宋真宗。
  • 承绪:继承帝位的意思。
  • 敷在籲俊贤:广泛招揽有才德的人。
  • 射策:指科举考试,古代用箭射中靶子来决定人才的选拔。
  • 禁省:指朝廷的禁忌与省察。
  • 岩廊:山岩之间的廊道,比喻环境。
  • 辞荣:辞去官职与荣华。
  • 三事:可能指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因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他主张理政的稳健和传统,反对权臣专权。其诗词风格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宋相国挽辞二首》是为悼念已故相国而作,表达了对其的追思与敬仰。相国在政治上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而诗中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贤能之士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和人才的关注。开头的“仁圣初承绪”迅速引入了时代背景,表明了对仁德皇帝的期望。接下来提到“敷在籲俊贤”,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与期盼。诗中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尤其是“禁省英声远”,显然是对朝廷声望的下降感到惋惜。

如“辞荣还故第”一句,既是对荣华富贵的淡泊,更是对故乡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归宿的向往。这种情感十分真实,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不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坚定,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殷切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仁圣初承绪:开篇以“仁圣”指代当时的皇帝,展现出对新政权的期待。
  • 敷在籲俊贤:重申了对人才的需求,彰显为国之心。
  • 得人兹最盛:强调了当时人才的聚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
  • 射策独居先:自谦之辞,表明自己在人才中独树一帜。
  • 禁省英声远:传达了对当权者声望的忧虑。
  • 岩廊至华宣:象征着环境的变迁与朝廷的荣光远去。
  • 辞荣还故第:表达了对荣华的放弃,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三事究高年:对未来的思考与总结,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岩廊”来隐喻朝廷的曲折与不易。
  • 排比:多次提及贤能与国家,形成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荣华的看淡和对故乡的眷恋,传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圣: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代表着仁德与明治。
  • 俊贤:象征着国家的栋梁,代表着智慧与能力。
  • 辞荣:象征着对浮华的不屑,代表着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仁圣”指的是哪位皇帝?

    • A. 宋太宗
    • B. 宋真宗
    • C. 宋仁宗
    • D. 宋理宗
  2. “禁省英声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朝廷的赞美
    • B. 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 C. 对人才的渴望
    • D. 对故乡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辞荣还故第”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功名的向往
    • B. 对荣华的追求
    • C. 对个人成就的反思
    • D. 对荣华的淡泊与回归故乡的愿望

答案:

  1. B. 宋真宗
  2. B. 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3. D. 对荣华的淡泊与回归故乡的愿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情感深沉而沉重。
  • 李白《将进酒》:则以豪放的姿态展示了对人生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及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