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五首 赵蕃 〔宋代〕
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 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 居人宁知悲,客子中心焦。 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
白话文翻译:
树叶落尽,枝头空空,枯萎的树林中传来阵阵悲鸣。 饥饿的乌鸦找不到食物,只能捡拾柴火保护残留的巢穴。 居住在此的人们或许不知悲伤,但远行的游子内心却焦灼不安。 回首望向故乡,只见山峦高耸,水流遥远。
注释:
- 木落:树叶落下。
- 无著叶:没有叶子附着。
- 枯林:枯萎的树林。
- 悲号:悲鸣。
- 饥乌:饥饿的乌鸦。
- 拾樵:捡拾柴火。
- 遗巢:残留的巢穴。
- 居人:居住在此的人。
- 客子:远行的游子。
- 中心焦:内心焦灼。
- 故里:故乡。
- 山高水迢迢:形容故乡遥远,难以返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感怀五首》是他在流离失所、思念故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流亡途中所作,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被迫离开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则进一步以乌鸦的形象,比喻诗人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坚持。最后两句“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回归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树叶落尽,枯萎的树林中传来悲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 “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以乌鸦的形象,比喻诗人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坚持,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
- “居人宁知悲,客子中心焦”:居住在此的人们或许不知悲伤,但远行的游子内心却焦灼不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枯林多悲号”,将枯林拟人化,赋予其悲鸣的情感。
- 比喻:如“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以乌鸦的形象比喻诗人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
- 对仗:如“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悲凉和无助。
意象分析:
- 木落: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 枯林:象征着困境和诗人内心的悲凉。
- 饥乌:比喻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坚持。
- 故里: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木落无著叶”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中的“饥乌”比喻什么? A. 诗人自己 B. 居住在此的人 C. 远行的游子 D. 故乡
- 诗的最后两句“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内心的孤独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感怀五首》: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