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时间: 2025-01-27 04:2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人抱绝色,贞静性寡欢。
容华耀霜菊,姿态凌风兰。
浣纱自织布,羞被绮与纨。
世情向浮薄,得贤古所难。
绸缪缔君子,自谓摅肺肝。
和鸣悦同调,丹凤谐青鸾。
岂知中道乖,一旦分羽翰。
回文叠缄恨,鱼帛沈江湍。
君虽弃妾好,妾弃良亦安。
人生靡新故,终始贵不刊。
愿君三复思,群口方讥弹。
白话文翻译:
这位佳人拥有绝世的美貌,内心却贞静寡欢。她的容颜如霜菊般耀眼,姿态如迎风的兰花般高雅。她自己浣纱织布,羞于穿上华丽的绫罗绸缎。世间情感浮薄,能得贤良伴侣的确是难事。她与君子缔结良缘,自认为倾吐心声。两人和鸣共唱,像丹凤和青鸾般和谐。岂料中途却分开了,一旦失去彼此的羽翼。叠叠的书信里满是遗恨,像鱼和帛沉入江流湍急。君虽抛弃妾的美好,妾也能安然自处。人生无新旧,始终珍贵的是真情。愿君三次回想过去,众人也会因此而指摘。
注释:
- 绝色:绝世的美貌。
- 贞静:贞洁而宁静,指内心的淡泊。
- 霜菊:比喻容颜的美丽,菊花在霜中更显清雅。
- 凌风兰:比喻姿态的高雅,兰花迎风而立,象征高洁。
- 浣纱:洗纱,古时女性常做的工艺。
- 绮与纨:华丽的丝织品,象征浮华的生活。
- 绸缪:指男女之间的感情交织。
- 青鸾:神话中的鸟,象征美好的夫妻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希邠,生于清代,字君子,号韵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浮华,诗人通过描绘一位佳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浮薄世情的无奈。
诗歌鉴赏:
《佳人》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佳人的绝世美貌与内心的孤寂。诗中在对比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佳人虽美,却因世情浮薄而感到孤独。诗人用“霜菊”和“风兰”来形容佳人的美,赋予她一种高洁的气质,这不仅是对她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认可。
诗中佳人选择独立,浣纱自织,显现出她对华丽生活的拒绝,反映出一种清高的生活态度。然而,尽管她自谓摅肺肝,与君子缔结良缘,却不知将来可能的分离。诗的最后几句更是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伤,表达了对爱情脆弱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佳人的描绘,传达了对世情的感慨和对真情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人抱绝色:指美人拥有绝世的美貌,吸引众人目光。
- 贞静性寡欢:她内心宁静,少有欢笑,反映内心的孤独。
- 容华耀霜菊:美貌如同初霜中的菊花,清冷而耀眼。
- 姿态凌风兰:姿态如迎风的兰花,优雅而高洁。
- 浣纱自织布:表现出她的独立性,选择自给自足的生活。
- 羞被绮与纨:她对华丽的生活感到羞愧,厌恶世俗的浮华。
- 世情向浮薄:感慨世间情感的脆弱和浮躁。
- 得贤古所难:指获得一位贤良伴侣的困难。
- 绸缪缔君子:与君子缔结情缘,表明她渴望真爱。
- 自谓摅肺肝:自认为真心相待,倾诉情感。
- 和鸣悦同调:两人和谐共鸣,象征美好的爱情。
- 丹凤谐青鸾:比喻两情相悦,和谐美满。
- 岂知中道乖:意外地在途中遭遇分离。
- 一旦分羽翰:失去彼此的支持,似乎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 回文叠缄恨:书信中反复叠加的遗恨。
- 鱼帛沈江湍:比喻感情的沉重与流逝。
- 君虽弃妾好:即使君子抛弃了我。
- 妾弃良亦安:我也能安然自处,表现出女性的独立。
- 人生靡新故: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新旧”之分。
- 终始贵不刊:真情永恒,值得珍惜。
- 愿君三复思:希望君子能三次回想过去的情感。
- 群口方讥弹:众人或会对此指摘和评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佳人比作霜菊和兰花,体现其美丽与高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鱼帛”象征感情的沉重与难以挽回。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以及对浮华世情的不满。诗人通过佳人的形象,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人:象征美丽与高贵,代表理想中的女性。
- 霜菊:象征清冷与高雅,代表内心的孤独。
- 风兰:象征优雅与坚贞,代表高洁的品格。
- 浣纱:象征独立与自给自足,反映出女性的自我价值。
- 绸缪:象征情感的交织,代表人际关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佳人所比喻的花是?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D. 梅花 -
诗中提到的“君”代表什么? A. 朋友
B. 爱人
C. 父亲
D. 兄弟 -
诗中“世情向浮薄”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期待
B. 对世俗的失望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但蔡希邠更侧重于对世情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关注自身情感的细腻体验。
参考资料:
- 蔡希邠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