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飘簟烛花凉,阑外水荭风急。箫罢忽催归去,有万千怜惜。铭心百遍许云英,料理寸肠直。别有当筵廋语,是红鹅不食。
白话文翻译:
在微凉的夜里,轻柔的竹席上蜡烛的光辉闪烁,窗外的水面上,荭草随风摇曳。箫声刚停,仿佛催促着我归去,心中充满了千般眷恋。心中铭刻着对云英的思念,难以自已。席间的细语呢喃,却如那红色的鹅,不愿意去品尝。
注释:
- 飘簟:竹席,轻盈飘动,给人一种凉意。
- 烛花:蜡烛的光辉,柔和而温暖。
- 阑外:窗外,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水荭:水中的荭草,随波起伏。
- 箫:一种古乐器,发出悠扬的声音。
- 云英:可能指诗人心中所思念的女子。
- 寸肠直:形容心中苦楚,难以自已。
- 当筵:席间,指宴席上。
- 廋语:细语,悄悄的言语。
- 红鹅不食:比喻不愿意接受某事,表达一种无奈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而著称。他的创作常围绕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好事近 和梅缘韵》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在享受自然风光时,思念心上人,情感深邃而细腻。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柔美的氛围。开篇描绘了竹席上烛光摇曳的情景,突显了夜晚的静谧与凉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惆怅。随即,箫声的停顿仿佛是一种催促,让他不得不面对即将离去的现实,心中充满了对云英的怜惜与思念。
诗中的“铭心百遍许云英”,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深切怀念,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接着,诗人又提到“别有当筵廋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宴席上与人交往时的复杂心态。最后一句“是红鹅不食”,则以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无奈与遗憾,仿佛爱情的甜蜜却又令人心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夜色下的独特感受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簟烛花凉:描绘夜晚的凉意与柔和的烛光,营造氛围。
- 阑外水荭风急:窗外的自然景象,表达环境的动态变化。
- 箫罢忽催归去:音乐的结束象征着离别的到来,带来一丝紧迫感。
- 有万千怜惜:情感的深邃,体现对爱人的千般眷恋。
- 铭心百遍许云英:反复思念,心中铭刻着对云英的情感。
- 料理寸肠直:内心苦楚,难以自已,体现情感的深度。
- 别有当筵廋语:宴席上的细语,揭示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 是红鹅不食:无奈的比喻,表达对爱情的遗憾与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鹅不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无奈的情感。
- 拟人:将蜡烛的光辉与夜色相结合,营造出情境。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席:象征静谧与清凉,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 烛光:代表温暖与希望,照亮了诗人的内心。
- 水荭: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流动,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箫声:代表音乐与情感的交融,增添了诗的韵味。
- 云英:象征着爱情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云英”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爱人
- C. 自然景物
-
“箫罢忽催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忧伤
-
“别有当筵廋语”中的“廋语”意味着?
- A. 吵闹的声音
- B. 细语
- C. 歌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林黛玉的诗,常常表达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李清照的词作,尤其是《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祖谋的《好事近 和梅缘韵》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展现了思乡与思念的主题,但朱祖谋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以豪放的笔调表达情感。两者风格迥异,却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