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谒禹陵,忆早岁宿潼关旅舍》

时间: 2025-04-28 17:49:51

瘦马犯兵尘,太华峰前行客。

二十二年梦影,有鞭头岳色。

枕边星斗任纵横,不妨归梦直。

谁挽大河东下?

看禹王臂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瘦马犯兵尘,太华峰前行客。
二十二年梦影,有鞭头岳色。
枕边星斗任纵横,不妨归梦直。
谁挽大河东下?看禹王臂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瘦弱的马背上行走于战乱的尘土之中,来到太华山前。经过了二十二年的梦幻回忆,仍然能清晰地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和壮丽的山色。夜晚在枕边看星斗,任凭它们自由地排列,何妨在梦中直归故乡?最后提到的禹王,指的是大禹,他曾挽起滔滔江河,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注释:

  •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暗示旅途艰辛。
  • 犯兵尘:指在战争的尘土中行走,反映出战乱的背景。
  • 太华峰:指的是太华山,象征着高耸的山峰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 二十二年梦影:回忆过去的岁月,强调时光的流逝。
  • 鞭头岳色:指用鞭子驱赶马匹时,看到的山的颜色,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 星斗:指夜空中的星星,象征着梦想与希望。
  • 禹王:大禹,古代英雄,治水有功,象征着力量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86-1945),字子恺,号木石,近代诗人,出生于江苏,后在北京和上海生活。夏承焘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好事近 谒禹陵,忆早岁宿潼关旅舍》创作于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及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代人们的无奈与渴望和平的心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感慨。首句“瘦马犯兵尘”就设定了一个艰苦的旅途背景,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困扰和人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接着提到“太华峰”,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是对美好岁月的追忆。诗中的“二十二年梦影”引人深思,岁月如梦,瞬息万变,作者在此刻回望过去,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息与珍惜。

“枕边星斗任纵横”一句,表现了在夜晚仰望星空的宁静与思绪的自由,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故乡的向往。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谁挽大河东下”中达到高潮,提及大禹,既是对历史英雄的钦佩,也是对人类力量的思考。整首诗在抒情与历史的交融中,自然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瘦马犯兵尘:描述了行者在战乱中的艰辛,马的瘦弱象征了困境。
  2. 太华峰前行客:行人来到太华峰前,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3. 二十二年梦影:回忆过去的岁月,感慨时光流逝。
  4. 有鞭头岳色:通过马鞭的动作联想到山的颜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5. 枕边星斗任纵横:在夜晚仰望星空,心中自由驰骋,象征对梦想的追求。
  6. 不妨归梦直:表达希望在梦中回归故乡的渴望。
  7. 谁挽大河东下:提问,暗示历史的力量,回顾大禹的事迹。
  8. 看禹王臂力:赞美大禹的伟大成就,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行的艰辛比喻为“瘦马犯兵尘”。
  • 对仗:如“梦影”与“岳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星斗象征梦想,禹王象征历史的伟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英雄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映射出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瘦马:象征艰难的旅程与困境。
  2. 太华峰:代表壮丽的自然与理想的追求。
  3. 星斗:象征梦想、希望与未来。
  4. 大河:象征历史的流动与人类的伟大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瘦马犯兵尘”中的“犯”字可以理解为: A. 侵犯
    B. 经过
    C. 受伤
    D. 战斗

  2. 诗中提到的“大禹”是因为什么而闻名? A. 诗歌
    B. 治水
    C. 写书
    D. 战斗

  3. “二十二年梦影”中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他人的羡慕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好事近》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杜甫的诗中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夏承焘的作品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
  • 《夏承焘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对《好事近 谒禹陵,忆早岁宿潼关旅舍》的全面解读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