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山卷二首》

时间: 2025-01-10 18:56:38

三年为客向并州,两见南山属暮秋。

宋玉多愁应有赋,梁王高兴几登楼。

炉烟孔雀新屏上,花气芙蓉别殿头。

今日赓歌樽酒里,瑶华岂少报应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南山卷二首
三年为客向并州,
两见南山属暮秋。
宋玉多愁应有赋,
梁王高兴几登楼。
炉烟孔雀新屏上,
花气芙蓉别殿头。
今日赓歌樽酒里,
瑶华岂少报应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人公在并州当了三年客人,只在暮秋的时节两次看到南山。宋玉多愁善感,想必也会写出相应的诗赋来表达情感;而梁王高兴的时候又有多少次登上高楼远眺呢?炉烟袅袅,映衬着新屏上的孔雀图案,花香四溢,来自芙蓉花旁的别殿。今天我在酒樽中续唱旧歌,瑶华之美,难道就少了对刘的回报吗?

注释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
  • 南山:诗中指代的山,可能是指南方的名山,象征着美丽和情感的寄托。
  • 宋玉:战国时期的诗人,以抒情诗见称,常表达忧愁。
  • 梁王:指梁国的王,文中隐喻对于人生的感慨。
  • 炉烟孔雀:形容炉火升起的烟雾,如同孔雀的羽毛般美丽。
  • 瑶华:指美玉和花,象征美好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希颜,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为抒情,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身处异乡的时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在秋天的特定时节,尤其易引发思乡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并州的生活与思考,尽管身处异乡,但南山的景色引发了他深沉的情感。诗中“宋玉多愁应有赋”一语,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感慨,暗示自己也有着类似的忧愁与思考。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人以“炉烟孔雀”和“花气芙蓉”形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万物的生机,这种描写不仅使诗句生动形象,也增加了文化的深度。

诗的末尾以“今日赓歌樽酒里”,转而引入现实与酒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诗人通过对美酒与友谊的赞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逆境,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年为客向并州:诗人三年身在并州,表现了孤独的心境。
  • 两见南山属暮秋:在这个秋天的季节里,诗人只见到了南山两次,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审美。
  • 宋玉多愁应有赋:提到宋玉,表明诗人也有类似的多愁善感。
  • 梁王高兴几登楼:引入历史典故,表现对生活的感慨。
  • 炉烟孔雀新屏上:生动的描绘了眼前的景色。
  • 花气芙蓉别殿头:花香气息飘散,表现了自然的美好。
  • 今日赓歌樽酒里:转到现实,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 瑶华岂少报应刘:以美酒和友谊来表达对人生的领悟和感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炉烟孔雀”比喻美丽的景象,增加了视觉冲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加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美好与怀念。
  • 炉烟:代表生活的温暖与安逸。
  • 芙蓉:象征美丽与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身处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并州
    • C) 杭州
    • D) 南京
  2. “宋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多愁善感
    • B) 高兴
    • C) 诗歌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瑶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美玉与花
    • C) 山水
    • D) 诗篇

答案

  1. B) 并州
  2. A) 多愁善感
  3. B) 美玉与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题南山卷二首》和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但风格上李白更为豪放,而廖希颜更显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后世诗人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