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觚棱梦破怯衣单,
飒飒漉漉晓更寒。
墙外步疑东郭履,自歌黄竹俪幽兰。
白话文翻译:
梦中幻境已破,清晨的寒冷让我畏惧单薄的衣衫。耳边风声萧瑟,清晨的湿气更添几分寒意。墙外的脚步声让我怀疑那是东郭先生的履鞋,自言自语中仿佛听见黄竹声与幽兰花的和鸣。
注释:
- 觚棱:觚棱,古代一种酒器,诗中作为梦境的象征,暗示梦境的破灭。
- 怯衣单:单薄的衣衫,使人感到寒冷,表达了对寒冷的畏惧。
- 飒飒漉漉:形容风声和雨声,传达出清晨的寒冷与湿润。
- 东郭履:东郭先生,指的是《东周列国志》中的人物,常被用来比喻人们的行踪和生活。
- 黄竹俪幽兰:黄竹与幽兰,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益,明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寒冬时节,诗人早起偶遇雪景,感受到自然的严寒与孤寂,借此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索。
诗歌鉴赏:
陶益的《早出对雪三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清晨雪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寒冷与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以“觚棱梦破怯衣单”引入,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接着“飒飒漉漉晓更寒”,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寒风与潮湿,增强了寒冷的气氛。诗的后半部分“墙外步疑东郭履,自歌黄竹俪幽兰”则以“东郭履”让人联想到古代士人的孤独,而“自歌”则突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寻求一种内心的安慰。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觚棱梦破怯衣单:梦境的破裂让人感到害怕,尤其是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无助。
- 飒飒漉漉晓更寒:清晨的风声和湿气更使寒冷的感觉加剧,表达了对寒冷的敏感。
- 墙外步疑东郭履:墙外的脚步声让人联想到东郭先生,暗示着孤独与不安的心情。
- 自歌黄竹俪幽兰: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诗人自我安慰,黄竹与幽兰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觚棱”比喻梦境的虚幻,使得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对比更加鲜明。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自歌”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渴望沟通的心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仗工整的特点,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觚棱:象征梦境的破灭,暗示人生的无常。
- 衣单:体现诗人对寒冷的脆弱感。
- 东郭履:象征士人的孤独与漂泊。
- 黄竹与幽兰: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和谐,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觚棱梦破”中的“觚棱”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酒器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动物 -
“墙外步疑东郭履”中的“东郭履”指的是哪个人物? A. 孟子
B. 屈原
C. 东郭先生
D. 陶渊明 -
诗中“自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自豪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陶益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进行对比,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但陶益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历史的思索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陶益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晨雪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