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寇》

时间: 2025-01-27 03:36:51

近喜横戈寇,南来偃旆旌。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

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

使君今尚父,应便是长城。

意思解释

淮寇

原文展示:

近喜横戈寇,南来偃旆旌。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
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
使君今尚父,应便是长城。


白话文翻译:

近来喜闻敌寇来袭,南方的敌军已经将旗帜放下。
靠近江边时,尚且有树木和栅栏,
穿着铠甲的人们随意持兵而立。
夜里哨声初寒,我在枕边睡不着;
春天的田地已经开始耕作。
使君如今仍像是父亲一样,
这情形倒是感觉像是在长城之内。


注释:

  • 横戈寇:敌寇手持武器,意指敌人来袭。
  • 偃旆旌:放下旗帜,表示敌人暂时停息。
  • 濒江犹树栅:靠近江边仍有树木和栅栏,描述边防的情景。
  • 带甲:指身穿铠甲的士兵。
  • 谩持兵:随意地持兵,可能指士兵的警惕性不足。
  • 夜柝:夜间哨兵的警报,表示警戒。
  • 春田已趣耕:春天的田地已经开始耕种,暗示农业活动的开始。
  • 使君今尚父:指代地方官员,可能在表达人们对其的依赖和信任。
  • 长城:象征防御和安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事件、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简练而意蕴丰富的语言,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南方战乱频发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边防的紧张和安宁的农业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艰辛。


诗歌鉴赏:

《淮寇》是一首体现了宋代诗人关心国家安危、民生疾苦的作品。全诗通过对敌寇来袭的描写,展现了边防士兵的警惕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诗人用“近喜横戈寇”开篇,直接引入敌人来袭的主题,表达了对战事的警惕与无奈。接着“南来偃旆旌”一句,展现了敌军的到来,似乎在暗示战斗的不可避免。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两句,描绘了边防的严阵以待,却也流露出一种松懈的情绪。士兵虽身穿铠甲,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表现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和疲惫。后两句则转向春田的耕作,展现了农田的生机与希望,仿佛在暗示尽管战争频发,生活仍需继续。

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战乱的恐惧,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在形式上,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律,与内容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发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喜横戈寇: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敌寇来袭的警觉,情感紧迫。
    • 南来偃旆旌:敌人已至,暗示战斗的临近。
    • 濒江犹树栅:边防虽有防护,但仍显脆弱。
    • 带甲谩持兵:士兵虽有准备,但状态不佳。
    • 夜柝初寒枕:夜间的警报声打破宁静,暗示紧张气氛。
    • 春田已趣耕:一方面有战乱,另一方面生活依旧,形成对比。
    • 使君今尚父:表达人们对地方统治者的依赖。
    • 应便是长城:暗示防御的重要性和期盼的安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使用“横戈”“树栅”“带甲”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战争与生活的对立。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边防战斗与农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民生的期盼,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横戈”:象征战争与冲突,暗示外敌的威胁。
  • “树栅”:象征着防御和脆弱的边境安全。
  • “带甲”:代表士兵的战斗状态,亦可看作士兵的压力。
  • “夜柝”:象征着警戒与紧张的氛围。
  • “春田”: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继续,与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 “长城”:代表防御和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横戈”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农耕
  2. 诗中提到的“春田已趣耕”意指什么?

    • A. 战斗
    • B. 生活继续
    • C. 休息
  3. “使君今尚父”中的“使君”指的是?

    • A. 农民
    • B. 地方官员
    • C. 士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战乱与生活的思考。

  • 诗词对比:周紫芝的《淮寇》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影响,但周紫芝更加关注边防的紧张与农业生活的对比,而陆游则更多地抒发个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和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诗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