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常博题赠江陵乐德佐 其一》

时间: 2025-04-28 04:54:39

僇馀甘远屏,分表得生还。

夜雨滴归梦,晓霜彫醉颜。

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荆山。

又作无期别,扁舟上峡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王常博题赠江陵乐德佐 其一

僇馀甘远屏,分表得生还。
夜雨滴归梦,晓霜彫醉颜。
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荆山。
又作无期别,扁舟上峡关。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远方的屏幕前,心中甘愿与您远离。
夜雨滴落在梦中,晨霜雕刻了我醉酒的面容。
我那角巾的故乡在这里,荆山的璞玉子。
又要与您无期地分别,扁舟驶向峡谷的关口。


注释:

字词注释:

  1. 僇(lǜ):指被贬谪或流放,古时常用于形容远离故土。
  2. 甘远屏:甘愿远离,屏指屏风,这里象征隔离与远离。
  3. 滴归梦:睡梦中雨滴声的回响。
  4. 晓霜:清晨的霜。
  5. 雕醉颜:形容因饮酒而醉后的面容被霜刻画得更加苍白。
  6. 角巾:古代男子常戴的一种帽子,象征身份与故乡。
  7. 璞玉:未雕琢的玉,象征纯洁的美好。
  8. 扁舟:小舟,象征离别与流浪。

典故解析:

  • 江陵:古时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江边,文化底蕴深厚。
  • 荆山:指荆州附近的山,历史文化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生于宋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被贬或流亡期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僇馀甘远屏”直接道出诗人的心境,既有无奈的贬谪之苦,也有对远离故土的甘愿接受。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句更加丰富。接下来的“夜雨滴归梦,晓霜彫醉颜”通过夜雨和晨霜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联“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荆山”则通过角巾和璞玉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纯粹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又作无期别,扁舟上峡关”则带有一种无奈的告别感,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情感的表达细腻深邃,体现了魏了翁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感受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下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传达出对友人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僇馀甘远屏:表明诗人面对贬谪心甘情愿,虽身处远方仍心系故土。
  2. 分表得生还:在离别中获得生的希望,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3. 夜雨滴归梦:夜雨声响起,唤醒了对美好梦境的回忆,表现内心的孤独。
  4. 晓霜彫醉颜:清晨的霜刻画了醉酒后的面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5. 角巾吾故里:角巾作为故乡的标志,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6. 璞玉子荆山:荆山的璞玉象征着故乡的纯净与美好,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感。
  7. 又作无期别:暗示离别的无奈与悲伤,没有时间的界限。
  8. 扁舟上峡关:小舟的远行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关口则暗示着人生的转折与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夜雨与晨霜比喻人生中的孤独与无情。
  • 对仗:首尾句之间的对仗显示出诗歌的工整与美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充分展现了魏了翁的情感丰富性和思考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雨:象征孤独与思念。
  2. 晓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3. 角巾:故乡的象征,承载着文化与身份。
  4. 璞玉:代表纯真与理想的追求。
  5. 扁舟:人生旅途的象征,流浪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僇馀”指的是什么? A. 被贬的乐趣
    B. 被贬的苦闷
    C. 被贬的幸运
    D. 被贬的快乐

  2. 诗中的“晓霜”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青春的记忆
    D. 朋友的情义

  3. 诗人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A. 家庭的温暖
    B. 离别与流浪
    C. 事业的成功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魏了翁在离别情感上的表达均有深刻的共鸣,杜甫通过对兄弟的思念,魏了翁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均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中对情感的珍视与哀伤。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魏了翁诗文集》
  3.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