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八》

时间: 2025-01-11 01:43:33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

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
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白话文翻译:

黄花在甘谷中绽放,灵根扎根深厚而长大。
廖井里藏有丹砂,红泉水流淌十分平常。
两位少女嬉戏于口鼻之间,用松膏作为食粮。
听闻此事我无法入睡,起身坐立至夜深人静。

注释:

  • 黄花:指的是一种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美好。
  • 甘谷:甘甜的山谷,寓意自然的美好环境。
  • 灵根:寓意植物的根系深厚,暗示其生命力。
  • 廖井:指的是一口清泉,象征着淡泊宁静的生活。
  • 丹砂:一种矿石,古人常用其作为药材,象征珍贵。
  • 红泉:清澈的泉水,流淌自如,象征着自然的恩惠。
  • 二女:指两位少女,象征纯真与欢乐。
  • 松膏:松树的树脂,用于食物和药物,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 不能寐:无法入眠,表达心中情感的激荡。

典故解析: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志书,记载了众多神话传说与奇异物种。苏轼在此诗中借用《山海经》的意象,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暗示人们应珍惜身边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度,又有细腻的情感,代表作品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期间,他在逆境中依然敏锐地观察自然与人情,展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思考。开头的“黄花冒甘谷”引入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紧接着的“灵根固深长”则强调了自然的生命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的“廖井窖丹砂”与“红泉涌寻常”,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富饶,还隐含了对平淡生活的珍惜。两位少女的嬉戏表明了生活的活力和乐趣,而“松膏以为粮”则显示出自然的赐予。最后一句“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则表达了诗人因思绪激荡而无法入眠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花冒甘谷:描绘自然风景,黄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2. 灵根固深长:强调植物的扎根与成长,引申为人们的生命力。
  3. 廖井窖丹砂:描绘自然的富饶,暗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 红泉涌寻常:泉水的流淌象征着生活的平和与安定。
  5. 二女戏口鼻:两位少女的嬉戏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纯真。
  6. 松膏以为粮:展现自然的馈赠,象征着丰盈的生活。
  7. 闻此不能寐:表达诗人因感悟而无法入睡的情感。
  8. 起坐夜未央: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思索,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如“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2.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3. 意象丰富:运用多种自然意象,创造出多层次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美好与生命的象征。
  • 灵根:深厚的生命力。
  • 廖井:象征宁静与自然的馈赠。
  • 丹砂:珍贵与富饶。
  • 红泉:自然的恩惠。
  • 二女:纯真与欢乐。
  • 松膏: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花冒甘谷中的“甘谷”指代什么? A. 甜美的谷地
    B. 城市
    C. 高山
    答案:A

  2. “灵根固深长”中“灵根”主要指什么? A. 植物的根
    B. 灵魂
    C. 财富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两位少女在做什么? A. 吃饭
    B. 嬉戏
    C. 学习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多表现了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 《月下独酌》(李白):展现了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与苏轼的乐观情绪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诗文全集》
  • 《山海经》原文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