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时间: 2025-04-28 04:1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
(马钰 〔元代〕)
洞里乾刊异,悠然看不穷。
虎龙入白云中。不见往来。
姹女婴儿忒。争把昆仑顶戴。
琼瑶撞透出灵胎。跨鹤去蓬莱。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诗人悠闲地欣赏着这片云海,似乎看不见尽头。白云中有虎和龙的身影,来往的人迹显得渺小而模糊。诗人提到姹女和婴儿,表达了对神话传说的向往,争相想要将昆仑山的顶峰戴在头上。最后,琼瑶的光辉穿透了灵胎,仿佛飞鹤驶向了仙境蓬莱。
注释:
- 巫山: 中国著名的山脉,常与神话和爱情故事关联。
- 姹女: 指的是神话中的女神,通常与美丽和生育有关。
- 昆仑: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仙境与神秘。
- 琼瑶: 通常指美玉和瑰丽的事物,隐含着高贵和灵性的象征。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长生与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个性洒脱,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元代,那时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以其独特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的开头就以“洞里乾刊异”引入,展示了巫山的神秘与广阔,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虎和龙的意象,不仅象征了武力与权威,也隐喻了自然的力量。接着提到的“姹女婴儿”,则将视角转向神话世界,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争把昆仑顶戴”,诗人展现了人们对仙境和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的“跨鹤去蓬莱”更是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至一个极致的境界,传达了对长生和超脱的向往。全诗层层递进,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里乾刊异,悠然看不穷。”:洞中景色与众不同,让人心神向往。
- “虎龙入白云中。不见往来。”:自然的力量与神秘,人与自然的渺小。
- “姹女婴儿忒。”:提到神话中的人物,增添了诗的韵味。
- “争把昆仑顶戴。”:象征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琼瑶撞透出灵胎。”:描绘出瑰丽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灵性的光辉。
- “跨鹤去蓬莱。”:最终展现出对超脱与理想境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人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
- 拟人:虎龙的形象赋予了自然的灵性。
- 对仗:诗句中存在对偶的结构,使得全诗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虎龙:代表力量与权威。
- 姹女:象征美丽与生育的神秘力量。
- 昆仑:象征理想和追求。
- 琼瑶:代表高贵与灵性。
- 蓬莱:象征长生与梦幻的理想国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姹女”主要象征什么? A. 武力
B. 美丽与生育
C. 知识 -
“琼瑶”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美玉和瑰丽的事物
C. 一个人名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A. 通过描写自然景色
B. 通过讲述故事
C. 通过对话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由。
- 杜甫《望岳》:注重对山川的描写与感慨,结合时代背景,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