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兴
刘克庄 〔宋代〕
有兴驾柴车,无心起草庐。
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
门巷慵耘草,园篱课种蔬。
虽非黄叔度,未易得亲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驾着柴车,兴致勃勃,却对修建草庐没有心思。轻轻倾倒自家酿的酒,细心阅读手抄的书籍。门前小巷懒得去耕种杂草,园子里的篱笆里却认真种着蔬菜。虽然我不是黄叔度那样的隐士,但想要与人亲近也不容易。
注释:
- 有兴:有兴致,表示心情愉悦。
- 柴车:用木柴制作的车,通常用于农田或乡村生活。
- 草庐:简陋的草房,诗人对居所的态度。
- 家酿酒:自家酿造的酒,体现了诗人的自给自足。
- 手抄书:亲手抄写的书籍,表示对文化的重视。
- 门巷:门前的巷子,指生活环境。
- 耘草:除草,耕耘杂草的工作。
- 园篱:围起来的菜园,表明诗人有种植蔬菜的生活。
- 黄叔度:指东汉的黄承儿,因其隐居生活受到后人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刘克庄以诗歌见长,其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他的诗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有兴》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有兴》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简单而宁静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有兴”二字便是整首诗的主题,表示诗人虽然身处变幻的社会,却仍然能够在田园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诗人驾着柴车,表面上是对田园生活的参与,实际上却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随后的“无心起草庐”则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即使有着田园的兴致,但面对生活的繁杂,内心却并不渴望更为复杂的居所。接下来的“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愿望。他选择在闲适之中自酿美酒,细心阅读,体现出一种对知识和文化的向往。
“门巷慵耘草,园篱课种蔬”则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态度,表示对一些繁杂事务的漠然和对种植蔬菜的认真态度,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追求。
最后一句“虽非黄叔度,未易得亲疏”,则表明诗人虽然不如隐士黄叔度那样有着隐逸之名,但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亲近却并非易事,传达出一种对社会人情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表面下,隐含着深刻的思考,既有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又有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兴驾柴车:诗人兴致勃勃地驾着柴车,展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无心起草庐:虽然有心兴致,但对修建草庐却没有心思,反映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
- 浅倾家酿酒:轻轻倒出自家酿造的酒,象征着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细读手抄书:用心阅读手抄的书籍,体现出对知识的重视。
- 门巷慵耘草:对门前小巷的杂草懒得去除,表现出对繁琐事务的漠视。
- 园篱课种蔬:认真种植园中的蔬菜,显示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 虽非黄叔度:对比黄叔度,表明自己并非隐士,但也渴望与人亲近。
- 未易得亲疏:表达了与人交往的困难,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黄叔度的对比,突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排比:诗句中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柴车、酒、书等意象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浮躁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车:象征田园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酒:代表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
- 书: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渴望。
- 草庐:隐喻简单的生活方式。
- 蔬菜:象征自给自足与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叔度”指的是哪位隐士? A. 黄承儿
B. 黄庭坚
C. 黄宗羲 -
诗中“浅倾家酿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虑
B. 享受生活
C. 疲惫 -
诗人对“门巷慵耘草”持怎样的态度? A. 积极耕耘
B. 漠不关心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 《山中杂诗》:王维的诗作,描绘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有兴》 vs. 《归园田居》(陶渊明):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在《有兴》中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陶渊明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有兴》这首诗的意境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