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
作者: 马钰 〔元代〕
醉卧琉璃帐,闲看翡翠帘。
自然俗虑绝毫纤。
宝鼎玉花添。
爇起心香性炷。
引动麟飞凤舞。
龙蟠虎绕戏神珠。
丹结赴仙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境界:我醉卧在琉璃的帐篷里,悠闲地看着翡翠色的窗帘。心中自然没有了世俗的烦恼和琐屑。宝鼎上添了玉花,心香的香料燃起,吸引着神兽飞舞,龙在盘绕,虎在嬉戏,神珠在其中游玩。最终,丹药的结晶引领我奔赴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琉璃帐:用琉璃制成的帐篷,象征华丽与舒适。
- 翡翠帘:用翡翠色的布帘,象征高贵、优雅。
- 俗虑:世俗的烦恼与忧虑。
- 宝鼎玉花:指供奉的鼎和装饰的花,象征神圣与美好。
- 心香性炷:心中燃起的香,象征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 麟、凤、龙、虎:四灵,象征祥瑞与神秘。
- 丹结:指修炼成的丹药,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脱。
典故解析:
- 龙蟠虎绕:出自古代对龙与虎的崇拜,象征力量与神秘。
- 赴仙都:指追求仙境,反映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一个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善于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马钰追求超脱与长生的心路历程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以其轻松悠然的气氛,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脱的追求。诗中通过“醉卧琉璃帐”和“闲看翡翠帘”两句,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与内心的平和。接下来的“自然俗虑绝毫纤”一句,则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似乎在说,心中没有了世俗的牵绊,只有纯净的自我。
随着诗歌的深入,宝鼎与玉花的描绘象征着一种美好与神圣的境界,心香的燃起更是引发了神兽的飞舞,展现了一个充满灵性与神秘的场景。龙与虎的交织,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描绘一个理想的境界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卧琉璃帐:指在华丽的帐篷中酣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闲看翡翠帘:悠闲地观看窗帘,象征闲适生活。
- 自然俗虑绝毫纤:心中没有了任何世俗的烦恼,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宝鼎玉花添:象征着神圣与美好,暗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 爇起心香性炷:内心的香火燃起,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引动麟飞凤舞:神兽的飞舞引起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龙蟠虎绕戏神珠:龙与虎的嬉戏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机。
- 丹结赴仙都:追求长生与超脱,反映出道教文化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比作醉卧,表现出放松与宁静。
- 拟人:将龙、虎等神兽赋予行为,生动形象。
- 对仗:如“龙蟠虎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境界的追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琉璃:象征华丽与高贵。
- 翡翠:象征优雅与清新。
- 龙、凤、麟、虎:象征神秘与力量。
- 宝鼎、玉花:象征神圣与美好。
- 丹药:象征长生与超脱。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生命与灵性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醉卧琉璃帐”中的“琉璃”象征什么?
A. 清澈的水
B. 华丽与舒适
C. 朴素与简单 -
“龙蟠虎绕戏神珠”中的“龙”和“虎”象征什么?
A. 祥和
B. 力量与神秘
C. 和平 -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名利
B. 超脱与宁静
C. 荣华富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马钰的《巫山一段云》更加内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李白则通过更为奔放的描绘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情感。两者虽同样追求理想境界,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以上便是对《巫山一段云》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