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送锡鬯,次史梅溪韵》
时间: 2025-01-26 06:1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归 送锡鬯,次史梅溪韵
作者: 沈皞日 〔清代〕
芙蓉幕里,蔷薇亭下,来往每爱幽独。
无端启事铜龙晓,梦想鸳鸯烟雨,棹歌谁绩。
破帽轻衫仍自好,已閒却溪山书屋。
上巳过我亦沉吟,日暮倚修竹。
从此堤沿露柳,宫斜烟草,转转离人愁目。
半池鱼浪,一枝斑管,写尽沉香红绿。
念人生得意,几见斜阳挂乔木。
但须记暮云秋水,开了柴扉,伴邻翁濯足。
白话文翻译:
在芙蓉花帷的深处,蔷薇亭子下,来来往往的人都喜欢幽静独处。
无缘无故地开启了铜龙晓的序幕,心中幻想着鸳鸯和烟雨,谁来唱那棹歌呢?
破帽轻衫我依然觉得自在,已然闲适于溪山书屋。
上巳节已过,我也在沉吟,傍晚时分倚着修竹。
从此堤岸旁露出的柳树,宫阙斜阳与烟草,转眼间离人愁苦的目光。
池中荡漾着鱼浪,一枝斑管,尽情描写着沉香的红与绿。
回想人生得意之时,几度看到斜阳挂在高大的树木上。
但须铭记暮色与秋水,打开柴门,陪伴邻翁洗脚。
注释:
- 芙蓉幕:指用芙蓉花做成的帷幕,象征美丽的环境。
- 蔷薇亭:亭子上种满了蔷薇,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铜龙晓:指清晨时分的景象,铜龙可能是指一种象征物。
- 上巳:指农历三月三日的节日,古人有洗澡、踏青的习俗。
- 斑管:古代的乐器,可能指笛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皞日,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描写与人文情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的某个时节,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八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芙蓉幕里,蔷薇亭下”引入,展现了一幅春日的幽雅图景,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无端启事铜龙晓”,暗示了生活中那些无法预知的变化和无常。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又表达出对人生得意时光的感慨,几见斜阳挂乔木,似乎在回顾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最后以“开了柴扉,伴邻翁濯足”结束,展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哲学意味的诗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静的环境,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第二联通过“铜龙晓”引入了对生活变化的思考,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 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阅读和书屋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 第四联通过对时间的把握,表现出对生活的沉思。
- 后面的几句则结合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后以邻翁洗脚的画面收尾,展现了一种归隐的理想。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半池鱼浪”描绘了自然的生动与灵动,使读者感受到诗中情境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
- 蔷薇:象征爱情与幽静。
- 柳:象征离愁别绪。
- 斜阳: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柴扉:象征归隐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上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三月三日
D. 中秋节 -
诗中提到的“破帽轻衫”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忧伤
D. 热闹 -
“斜阳挂乔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感受?
A. 快乐
B. 悲伤
C. 短暂与珍贵
D. 无聊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留客》 by 王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但沈皞日的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的艺术》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