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中秋》
时间: 2025-01-11 19:5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秋露重,横空河淡,堤外璧月低挂。
茫茫水影愁空阔,还见乱乌惊树,雪浪连野。
恰似暮潮拦海至,怯百幅云帆都卸。
怀故宇冷泪如波,悄悄入怀泻。
应念天涯鼓角,世间灯火,几日西风楼榭。
隔帘难见,但闻微叹,那管容华轻谢。
问年年此际,达曙谁同美清夜。
还休倩断翰零羽,再度关山,相思无处写。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露水沉重时,天空中的河流显得淡淡的,堤外的圆月低低悬挂。
茫茫的水影让人感到空旷的愁苦,还能看到惊起的乌鸦在树间飞舞,雪白的浪花连同田野一起波动。
就像傍晚的潮水涌向海边,百幅船帆都开始卸下。
怀念故乡时,冷泪如波般涌出,悄悄流入心怀。
应该想起天涯的号角声,世间的灯火,几日的西风侵袭楼阁。
隔着帘子难以见到,只能听到微微的叹息,那些美丽的事物又有何妨。
问年年在这个时节,黎明时分谁能共赏这个美好的夜晚。
不再希望那断翅的飞鸟,再次跨越关山,思念无处可写。
注释:
- 璧月:指圆月,璧有圆形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
- 茫茫水影:形容水面辽阔,影子模糊,带有愁苦的情感。
- 惊树:指乌鸦飞起,惊动树木。
- 雪浪:形容浪花洁白,似雪。
- 冷泪如波:形容思乡之情,泪水如波涛般涌出。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融入了对中秋团圆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其诗风格多变,时而沉郁,时而清新。
创作背景:
《八归 中秋》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秋天,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亲人的眷恋。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秋意浓厚的背景下,描绘了一个游子在中秋夜的心境。开篇通过描写秋露、河水和明月,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清冷的氛围。诗人以“茫茫水影”引入情感,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恰似暮潮”一联,借用自然现象比喻自身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怯懦和不安。诗中的“冷泪如波”更是将思乡之情具象化,令人感同身受。
诗的最后几句则深化了主题,反复询问“问年年此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团圆难得的感慨。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和画面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出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秋露重,横空河淡:描绘秋天的清晨,露水沉重,河流显得朦胧淡雅。
- 堤外璧月低挂:月亮低悬,犹如璧玉。
- 茫茫水影愁空阔:水面辽阔,影子模糊,愁苦感油然而生。
- 还见乱乌惊树:乌鸦乱飞,打破了宁静。
- 雪浪连野:浪花如雪,连绵起伏,生动形象。
- 恰似暮潮拦海至:比喻潮水涌来,感受情感的涌动。
- 怯百幅云帆都卸:形容百艘船帆卸下,象征着无奈。
- 怀故宇冷泪如波:怀念故乡,泪水如波涛般涌出。
- 悄悄入怀泻:情感悄然流入心中。
- 应念天涯鼓角:思念远方的号角声,象征离别。
- 世间灯火,几日西风楼榭:世间灯火,几日的孤独与思念。
- 隔帘难见,但闻微叹:隔着帘子,难以见面,只能听到叹息。
- 那管容华轻谢:对于美丽事物的失去,无需在意。
- 问年年此际:每年此时,谁能相伴赏月。
- 达曙谁同美清夜:黎明时分,谁能共赏这美丽的夜晚。
- 还休倩断翰零羽:不再希望孤独飞鸟再度归来。
- 再度关山,相思无处写:再次跨越关山,思念之情无处可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泪如波”,将泪水比作波涛,形象生动。
- 拟人:水影、乌鸦等被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中秋节的团圆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团圆难得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露:象征清冷与思念,传达秋天的孤寂。
- 璧月:象征团圆与美好,带有浓厚的秋夜情怀。
- 水影:传达无尽的思念与忧伤。
- 云帆:象征漂泊与离别,增添了游子心中的愁苦。
- 灯火:象征温暖与思乡,反映了人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璧月”指的是什么?
- A. 圆月
- B. 新月
- C. 半月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乡
-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冷泪如波”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乡愁
- B. 秋风
- C. 雪浪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八归 中秋》: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简练,情感直接,而《八归 中秋》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
- 《诗词基础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