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时间: 2025-01-27 03:25:48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圣人的心意蕴藏在天地之间,他们的言语中蕴含着精华。事物的本质和表面是一致的,真正的香味并非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地方。简单地说,这些精华的思想如同细细品味的美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此时才明白,真正的滋味并不是熊掌之类的珍馐所能比拟的。

注释:

  • 圣心:指圣人的心意,代表智慧和真理。
  • 天地蕴:天地之间所蕴藏的深厚内涵。
  • 本末:本质与表面。
  • 根香:指事物的本质的香气,形容其真实的内涵。
  • 薄言:简单的言语或表述。
  • 采撷之:收集并品味。
  • 入品:进入品味的层次。
  • 熊掌:古代美食,象征珍贵的食材。

典故解析:

“熊掌”在古代被视为美味,常用以形容珍馐。诗中提到的“熊掌不足语”意在表达真正的滋味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内在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多首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哲理性内容见长。他的作品多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风雅之盛,诗人通过对食材的品味引申至对人事的体悟,表现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吸引读者。诗人在对“圣心”与“天地”的联系上,展现了人类心灵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开篇的“圣心天地蕴”即揭示了诗的主题:在浩瀚的自然中,智慧的源泉无处不在。接着,诗人通过“言语其精华”引出言语的力量,强调了表达思想的重要性。此后,诗中提到的“本末惟一贯”,让人联想到事物的内外一致性,探讨了表象与本质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最后,通过对“熊掌”的引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物质美味的淡化,更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滋养与内涵的丰富。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哲思,又有对精神追求的反思,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心天地蕴:表示圣人(智者)的心意与天地之间的深厚联系,暗示真理的普遍存在。
  2. 言语其精华:强调语言能够传达真理的精华,揭示其重要性。
  3. 本末惟一贯:事物的本质与表面是一致的,强调内外统一。
  4. 根香非两家:真正的香气来源于事物的本质,而非表面的装饰。
  5. 薄言采撷之:通过简单的言语去品味这些深刻的思想。
  6. 入品如含咀:细细品味,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7. 始知真滋味:开始懂得真正的滋味。
  8. 熊掌不足语:美味的熊掌无法与这种精神上的滋养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熊掌”作为物质珍馐的代表,与精神滋养相对比。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排比:通过句子的排比表现出层层递进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真理与智慧的内涵,超越物质的追求,倡导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刻。通过细致的品味,达到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心:象征智慧与真理。
  • 天地:代表自然与宇宙的广阔。
  • 根香:象征事物的本质与真实。
  • 熊掌:象征外在的物质享受与珍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熊掌”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享受
    B. 精神追求
    C. 自然之美
    D. 生活乐趣

  2. 诗的开头“圣心天地蕴”中“圣心”指的是: A. 一种食材
    B. 智者的思想
    C. 自然的力量
    D. 人类的情感

  3. 诗中“本末惟一贯”表现了什么思想? A. 事物的表面与本质一致
    B. 本质与表面相悖
    C. 生活的复杂性
    D. 追求物质的必要性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了人文与自然的关系。
  • 杜甫《春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陈普的《文公书厨·含英咀华》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但前者更注重对精神内涵的探讨,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其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