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烧》

时间: 2025-01-22 04:20:09

杂沓平原起电红,凭陵势欲逼青峰。

草芽不问新开甲,蛰户尤怜乍启封。

何暇彻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龙。

际天逸德无人问,独倚高楼到晚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沓平原起电红,凭陵势欲逼青峰。
草芽不问新开甲,蛰户尤怜乍启封。
何暇彻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龙。
际天逸德无人问,独倚高楼到晚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平原上炽热的火焰仿佛闪电般升起,气势逼近青色的山峰。小草的芽儿并不在意新生的甲壳,蛰伏在屋内的人们却特别怜惜刚刚打开的门扉。谁有时间去分辨玉石的珍贵呢?这种状态就像古代贤人伯益逐逐蛇龙那样。高空中,德行与人无关,独自倚靠高楼,直到晚钟敲响。

注释:

  • 杂沓:形容杂乱,纷繁的样子。
  • 凭陵:一种气势逼人的状态,形容气候变化。
  • 新开甲:比喻新芽,草木开始生长。
  • 蛰户:指冬眠或藏身的人。
  • 彻侯:指分辨、评判。
  • 伯益:古代的贤人,传说中逐蛇龙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简约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之时的自然景象与生命的蓬勃生机,反映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野烧》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象的诗,陈普用生动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开头两句通过“电红”和“青峰”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火热与山峰的冷峻,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草芽与蛰户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人们对于新生的怜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古人传说的提及,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不满,最后以“独倚高楼到晚锺”收尾,增加了孤独感,使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日气息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杂沓平原起电红”:火焰在平原上起伏,仿佛闪电般红色的光芒。
  2. “凭陵势欲逼青峰”:火焰的气势向青色的山峰逼近,表现出春天的热烈。
  3. “草芽不问新开甲”:刚发芽的小草无暇顾及新生的事物。
  4. “蛰户尤怜乍启封”:藏在户内的人们却特别珍惜新开的门窗。
  5. “何暇彻侯分玉石”:人们忙于生计,无暇去分辨玉石的珍贵。
  6. “略如伯益逐蛇龙”:生活如同古人伯益追逐蛇龙的艰难。
  7. “际天逸德无人问”:高空中,德行与人无关,似乎无人关注。
  8. “独倚高楼到晚锺”:独自倚靠高楼,直到晚钟敲响,表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电红”比喻火焰的明亮和迅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蓬勃与人们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意象分析:

  • 火焰:象征生机与活力。
  • 草芽:代表新生与希望。
  • 蛰户:暗示人们对新生的渴望与保护。
  • 青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电红”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草
    B. 火焰的颜色
    C. 夕阳的光芒
    答案:B

  2. “蛰户”在诗中指的是? A. 藏身的人
    B. 开放的窗户
    C. 关闭的门
    答案:A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野烧》和《春晓》,两首诗都关注春天和自然,但《野烧》更侧重于人内心的思考与孤独感,而《春晓》则更多表现了对春光的赞美与欢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