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时间: 2025-04-28 05:05:37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

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

柳岸游画歇,涛江钓舸移。

拒寒须把酒,病骨况支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
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
柳岸游画歇,涛江钓舸移。
拒寒须把酒,病骨况支离。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春晨,细雨纷纷而降,滋润了万物,让人感到愉悦。
远处的云朵变得模糊,难以分辨;土地在干渴之后,终于感知到雨水的来临。
柳岸边的游船停靠,江涛轻轻地推动着钓鱼的小船。
为了抵御寒冷,必须饮酒取暖,而我病痛的身体愈发虚弱。


注释:

字词注释:

  • 暝色:指昏暗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黄昏或阴天。
  • 滋荣:滋润和滋生,指春雨使万物复苏。
  • 遥莫辨: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 柳岸:柳树生长的岸边,春天时绿柳成荫。
  • :古代的一种小船。
  • 拒寒:抵御寒冷。
  • 支离:形容身体虚弱,四散不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柳岸”与“涛江”意象,与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春景描写相呼应,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江河则代表了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春雨时节,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


诗歌鉴赏:

春雨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刘子翚的《春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喜悦。首句“暝色春朝雨”便以一种朦胧的视觉感受引领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湿润的氛围。接下来的“滋荣喜及时”,则直接表达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诗中的意象层次丰富,通过“云昏遥莫辨”展现了春雨来临前的静谧与模糊,进一步引出对自然变化的思考。而“地渴久方知”则体现了人们对春雨的期待与感激,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最后两句“拒寒须把酒,病骨况支离”,不仅转折出作者自身的苦恼,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写春雨的同时,也在抒发生命的脆弱与希望,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春朝雨:昏暗的春晨,细雨正下。
  2. 滋荣喜及时:雨水滋润了万物,令人感到快乐。
  3. 云昏遥莫辨:远处的云朦胧,难以分辨。
  4. 地渴久方知:土地在干渴后,才知道雨水的珍贵。
  5. 柳岸游画歇:柳树旁的小船停靠,静谧的画面。
  6. 涛江钓舸移:江水波涛轻轻推动着钓鱼的小船。
  7. 拒寒须把酒:为了抵御寒冷,必须喝酒取暖。
  8. 病骨况支离:我虚弱的身体更加支离破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柳岸游画”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如“地渴久方知”。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句式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雨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作者对自身健康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柳岸: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江涛:象征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抵御寒冷与生活的慰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状态,也映射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岸”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生长的地方
    B. 小船停靠的地方
    C. 春天的象征

  2. “拒寒须把酒”中的“拒寒”是什么意思?
    A. 喝酒
    B. 抵御寒冷
    C. 寒冷的感觉

  3. 诗中提到的“病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A. 健康
    B. 虚弱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写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感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比较刘子翚的《春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有春雨的主题,但刘子翚更加强调自身的感受与对自然的依赖,而杜甫则把春雨与社会现实结合,反映出时代的沧桑。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独特表达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