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集曹全碑字寄怀协之
时节诩风光,定是南方好。
万里怀乡有故人,相望长安道。
斯事要商量,或赋归欤早。
明月清风且费钱,不合山中老。
白话文翻译
这时节的美好景色,想必是在南方最为迷人。
我在万里之外思念故乡,有老友在长安的道路上遥望。
此事需要好好商量,是否早日回归呢?
明月清风虽好,但在这里花费金钱,实在不如在山中安享晚年。
注释
- 诩:夸耀、炫耀,这里指盛赞、欣赏。
- 南方好:指南方的自然景色优美。
- 故人:老朋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相望:彼此遥望,隔得很远。
- 斯事要商量:此事需要商量、讨论。
- 赋归:赋诗并归来,表达归乡的意愿。
- 明月清风:指美好的自然景象。
- 且费钱:形容在繁华的地方生活费用高。
- 不合山中老:不如在山中安静地生活。
典故解析
- 长安道:长安为古都,象征故乡和亲情,古代文人多以长安为寄托之地。
- 明月清风:常用来表达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汉民(1870年-1936年),清末民初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政绩卓越。其诗词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对故乡思念之际,通过对南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归乡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对安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便以"时节诩风光"引入,生动描绘出南方的美丽景象,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万里怀乡有故人”,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到温暖而又沉重。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思考归乡的问题,"斯事要商量,或赋归欤早"表达了对归乡的期待与犹豫,体现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同时,"明月清风且费钱,不合山中老"一句,则是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无奈与对山中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欣赏自然美到对人生的哲思,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节诩风光,定是南方好。
描绘出南方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南方的赞美。 -
万里怀乡有故人,相望长安道。
远在他乡,思念着故乡的朋友,形成了一种距离感和情感的共鸣。 -
斯事要商量,或赋归欤早。
暗示了归乡的可能性,诗人内心对归乡的期待与思考。 -
明月清风且费钱,不合山中老。
反映出在繁华都市生活的压力,不如在山中享受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月清风”与“南方好”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繁华比作“明月清风”,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美景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归属感,反映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方:象征着温暖、希望与美好生活。
- 故人:代表着友情与思乡之情。
- 长安道:象征着故乡的遥远与亲情的牵绊。
- 明月清风: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
- 山中:代表着安宁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D. 不明人物 -
“明月清风”在诗中象征: A. 繁华
B. 宁静与美好
C. 乡愁
D. 遥远 -
诗人对归乡的态度是: A. 渴望回归
B. 完全不想
C. 只想留在南方
D. 对归乡不在意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王之涣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卜算子》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月光的感怀,而《卜算子》则结合了对自然美的描写,展现了复杂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