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即叙》

时间: 2025-01-26 05:25:02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

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

元戎咸服罪,馀孽尽输忠。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

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

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
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
元戎咸服罪,馀孽尽输忠。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
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
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

白话文翻译:

在藁街上悬挂着敌首,天兵击败了犬戎的侵扰。
营地的收入如同低垂的月亮,旗帜在湟水的风中倒下。
三边的肃杀气氛强烈,万里之间显得十分萧条。
元戎们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过,余孽也尽数归顺。
圣明的道理如同轩辕所化,仁爱的恩泽契合了禹王的功德。
降服的势力越过了洞庭的险阻,枭雄的意图也被捣毁。
军队的容颜已然散去,庙算的谋略依旧通达。
今天在这里叙说的事,和献獒的事并不相同。

注释:

  • 藁街:地名,可能指某地的街道,象征敌首的悬挂。
  • 犬戎:古代游牧民族,指敌人。
  • 元戎:指主要的军事指挥官。
  • 三边:可能指边疆地区,涉及军事防御。
  • 轩化:轩辕即黄帝,寓意圣明的道理。
  • 洞庭险:指洞庭湖的险峻地势,象征军事上的困难。
  • 献獒:古时献祭的犬类,象征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子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关注,风格多样,常用豪放的语言表达其情感。

创作背景:

《西戎即叙》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与外敌冲突之际,李子昂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西戎即叙》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诗的开头,通过“悬首藁街中”这一画面,直接将读者带入了战争的惨烈场景,展示了敌人的覆灭与胜利的骄傲。接着,诗人描绘了营地的萧条和士兵的疲惫,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与伤痛。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来表达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强调了治国理政的必要性。而“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的结尾,似乎在表明这一切并非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整首诗不仅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更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开篇即以战斗的胜利为背景,表现出对敌人的强烈打击。
  • 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描绘战争后营地的低迷景象,暗示战争的艰辛。
  •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表现出边疆的紧张与寂寥,反映战争的影响。
  • 元戎咸服罪,馀孽尽输忠:敌人投降,表达了国家对和平的期待。
  •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 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形象地描绘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军队虽然疲惫,但仍具备智慧谋略。
  • 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总结全诗,强调为国捐躯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悬首藁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战斗的残酷。
  • 夸张:如“肃杀三边劲”,夸大了战争的紧迫感与严峻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对士兵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体现了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首:象征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代价。
  • 天兵:代表国家的力量与荣耀。
  • 犬戎:象征外敌的威胁与挑战。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战争的持续。
  • 旗帜:象征国家的尊严与斗志。

这些意象不仅形象鲜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犬戎”指的是哪类敌人? A. 农民
    B. 游牧民族
    C. 商人
    D. 学者

  2. “悬首藁街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胜利的喜悦
    B. 战争的残酷
    C. 和平的希望
    D. 友谊的长存

  3. 诗中“圣理符轩化”表达了对什么的期望? A. 个人荣华
    B. 国家治理
    C. 战争胜利
    D. 民众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表现战乱与离别的情感。
  • 杜甫《春望》:体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注,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李子昂则更多地通过历史视角反映战争的影响与治国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