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时间: 2025-01-10 22:48:5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葱郁兴王郡,殷忧启圣图。
周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
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
警跸干戈捧,朝宗万玉趋。
旧藩人事革,新化国容殊。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
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
阳乐寒初变,春恩蛰更苏。
三耆颁命服,五稔复田输。
君赋大风起,人歌湛露濡。
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王郡的繁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诗中提到周朝和汉朝的盛世,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强调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描绘了旧藩的变革和新生的国容,表达了国家的欣欣向荣。画壁上的真龙和庭院中的鸣凤象征着吉祥与繁荣。宴席上祝愿尧帝长寿,献上丰盛的美食,显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阳光初现的寒冷时节,春天的恩泽逐渐苏醒,三位长者受到朝廷的重视,五谷丰登,农田得以复苏。最后,诗人希望国家兴旺,人民歌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注释:
- 葱郁:形容草木茂盛。
- 兴王郡:指王郡的兴盛。
- 殷忧:深切的忧虑。
- 启圣图:开启圣明的图谋。
- 銮舆:古代帝王的车。
- 文教:文化与教育。
- 警跸:警卫的队伍。
- 万玉趋:形容众人朝拜的盛况。
- 新化:新的变革。
典故解析:
- 周成:指周朝的成王,代表着周朝的盛世。
- 汉武:指汉武帝,开创了汉朝的繁荣期。
- 尧寿:尧帝是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着政治清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闻名。曾任中书舍人等职,诗风清新,常以政治、历史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为应和皇帝巡省途中而作,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民生的期盼,反映了唐代盛世的政治气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唐代王郡的繁荣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通过回顾周成和汉武的历史,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期盼和责任感。整首诗气韵生动,意象鲜明,既有对古代贤君的赞美,也有对新生国家的期望。特别是“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深厚,象征着吉祥与美好的未来。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怀,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葱郁兴王郡:描述王郡的繁荣景象,草木茂盛,象征着生机。
- 殷忧启圣图: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 周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用历史典故展示盛世景象。
-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描绘皇帝巡游与农事繁荣。
- 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强调外域的武威与中原的文治。
- 警跸干戈捧:描写朝廷的威严和臣子的恭敬。
- 旧藩人事革,新化国容殊:表现国家的变革与新生。
-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象征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深厚。
- 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祝愿国家长治久安。
- 阳乐寒初变,春恩蛰更苏:描绘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生。
- 三耆颁命服,五稔复田输:表现对农田的重视,显示了国家的富强。
- 君赋大风起,人歌湛露濡:希望国家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 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表达臣子的忠诚与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阳乐寒初变”比喻春天的到来。
- 对仗:如“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待和对治理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政治和民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龙: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国家的强盛。
- 鸣凤梧:象征着文治和文化的繁荣。
- 春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 A. 孟子、孔子
- B. 周成、汉武
- C. 赵云、关羽
- D. 李白、杜甫
-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自然风光
- B. 国家繁荣与文化深厚
- C. 战争景象
- D. 个人情感
-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治理的关注
- C. 个人的情感抒发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说与王维:张说的诗更关注国家与历史,王维则多描绘自然与个人情感。
- 张说与杜甫:张说的诗歌风格清新,杜甫则更具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二者均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